关于蓝藻水华

关于蓝藻水华(1

蓝藻水华的出现是水质恶化的结果,不是水质恶化的原因!当然,蓝藻的暴发也加速了池塘生态系统的恶化,尤其是老化、死亡的蓝藻释放的藻毒素对所有养殖动物都有剧毒。因此,应该从源头上防止蓝藻水华的出现(不要让水质恶化),而不是纠缠于蓝藻水华用什么药物能处理(没有一种药物能处理恶化的水质)。一旦出现蓝藻水华,不是杀了蓝藻就完事,而是必须重建池塘生态系统。

关于蓝藻水华(2

蓝藻水华是池塘水质恶化的最终表现,也就是说,在池塘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中,蓝藻逐渐占了上风,单藻独大并最后导致自身老化和崩溃。

这都源于蓝藻的生物学特性:

1.拥有碳酸酐酶

2.完善的光氧化保护系统

3.具固氮酶系

4.俱伪空泡

5.个体微小

6.有藻毒素

关于蓝藻水华(3

滋生蓝藻对池塘养殖的危害不仅仅是加速了养殖水体的老化速度、形成水华、阻断光合作用和隔绝空气中的氧向池塘水体扩散、大量死亡藻类的分解引起池塘严重缺氧、产生藻毒素和还原性毒性物质(如硫化氢)。

关于蓝藻水华(4         

  如果我们采用“药物杀灭”的方法而没有改变环境条件,药效过后长出来的还是这些藻类。一方面,可能由于药物对其它本来就不具备优势的藻类的伤害,更加失去生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想杀掉的藻类也会逐渐产生对化学杀藻药物产生抗药性。其结果就是越杀“有害藻类”就越多。

关于蓝藻水华(5         

  提高碱度

蓝藻的最大优势是碳酸酐酶。由于在池塘养殖水体的pH范围内,溶解的无机碳主要是碳酸氢根。当水体的总碱度低时,水体中可供应的二氧化碳非常有限,这才赋予蓝藻的生存生长优势。

关于蓝藻水华(6

  高温:水体容易分层;静水:营养素不易扩散、水体容易分层;透明度低:藻类密度高、受光深度浅、营养消耗快而可供应营养素的水体范围小;光照强:藻类营养素消耗快而表层水温高,水体容易分层,长期强光容易导致光氧化;高磷低氮:蓝藻可固氮。

关于蓝藻水华(7

科学的底部搅动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量化问题:一是所释放的氧债不能超过池塘水体溶解氧的供应能力以避免引起缺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是所释放的微量元素能够满足两次搅动之间藻类生长的需要。

关于蓝藻水华(8       

  初级生产力与次级生产力之间需要相互匹配,生态系统才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实行蓝藻水华生态控制的方案中,次级生产力必须与初级生产力同时提高。即池塘从一开始就必须配套与初级生产力相适应的滤食性鱼类(鲢和鳙)的生物量,不是简单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规格上的配套,以维持持续、高效光合作用、快速的藻类生长繁殖与消费之间的平衡。

关于蓝藻水华(9           

  蓝藻水华控制四部曲——提高碱度、促进流转、搅动底部和轮捕轮放,是环环相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1)提高碱度。碱度低的水体生产力低,饲料承载能力低(净化能力小),水体容易污染,也就容易恶化。                          2)水体流转。提高水体碱度必然大幅度提高藻类组成的多样性和各种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藻类密度提高的同时也导致水体透明度降低,表层有效营养素随着透明度的降低而减少,反过来加速水体局部营养素的缺乏。

3)搅动底部。整个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必然带来池塘水体微量营养素的快速减少,进而导致高效光合作用不可持续。                                      4)轮捕轮放。通过碱度的提高、水体流转和底部搅动,使得池塘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意味着藻类的生物量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藻类的生物量消费——物质的循环与转移也必须同步提高,否则生态系统会因为大量藻类生物量的积累而快速失衡和老化,形成水华。所以,前期必须提高次级生产力的生物量以平衡初级生产力的生物量;同时,高效的初级生产力也会促进次级生产力生物量的快速增加(即鲢、鳙的快速生长),快速增加的次级生产力生物量反过来导致生态失衡,必须加以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生物饵料培养学的定义 饲料:饲养动物(禽、畜等)的食物。 饵料:鱼、虾、贝等水产动物的食物。 第一节、生物饵料...
    垦春泥阅读 12,008评论 0 3
  •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老化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蓝藻已经处于濒死状态,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
    孙守雨阅读 1,462评论 0 0
  • 养殖过程中,对于蓝藻这个名词,大家并不陌生!是一个另很多养殖户闻之色变的名字。为什么大家如此惧怕蓝藻?是因为现在还...
    周康默228阅读 5,057评论 0 1
  • 水体中的碱度来源于空气二氧化碳和溶解的碳酸盐矿物(主要来自石灰石和白云石)。很明显,在天然水体中,有硬度(钙+镁)...
    孙守雨阅读 4,406评论 0 0
  • 幼托班每周二的课是孩子们最轻松愉快的,因为我已经把识字课与”飞行棋”游戏课合二为一啦!不过对我而言,却是最危险的!...
    Angel刘咏霞阅读 65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