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很多人对这句话并不陌生,甚至有不少青年男女将它作为爱情的表白宣言。这句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情话,质朴动人,情深如许,惊艳了时光。文学巨匠沈从文与名门才女张兆和的旷世之恋,可以说是民国时期最动人的爱情童话了。
最近看到了青梧的新书《纸短情长:十二位民国才子的深情往事》,发现才子佳人的爱情也并非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浪漫唯美,而是如同所有的现实生活一样满地鸡毛。爱情其实并不完美,有让人脸红心跳的浪漫美好,也有擦不去的污渍暗痕,这才是它在尘世间真正的模样。
沈从文、徐志摩、鲁迅、林语堂、李叔同……十二位民国才子,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却生逢乱世,身不由已。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顺从本心还是屈服现实,隐忍不发或者傲骨铮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漫天战火中,颠沛流离的爱情也有着各自的归处。有人比肩携手共进退,也有人飞蛾扑火不顾身,进或退,守与离,为我们勾勒出历史烟尘中的一抹菲色。穿过历史的迷雾,翻开泛黄的故纸堆,我们得以窥见民国才子们背后,那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情感纠葛。
徐志摩:飞蛾扑火般的爱情,终究走向覆灭
谈到徐志摩,除了他那些浪漫多情的诗句,令人津津乐道的,恐怕还有他的几段罗曼蒂克情史吧。徐志摩34年的短短一生,周旋在四个女人之间,分别是原配妻子张幼仪、苦恋情人林徽因、爱人怨偶陆小曼和红颜知己凌叔华,谱写了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先是奉父母之命与张幼仪完婚,后来一同去英国留学,在那里认识了林徽因。徐志摩是追求爱和自由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爱是如此天真,也如此自负。对自己不爱的,是那样的冷漠无情;对自己所求的,又是那样的热情似火。
深陷爱情的徐志摩,像极了一只扑火的飞蛾,他不惜放弃剑桥皇家学院的博士学位,追随林徽因回国,用情至深,衷肠感人。而林徽因是冷静而理智的,她最终选择了成熟稳重的梁思成。
受了情伤的诗人后来遇到了陆小曼,金风玉露一相逢,爱情的火花瞬间点燃。经历过种种挫折和风雨,两人终于顺利结合。志摩是那样炽热地爱着小曼,为她写下《爱眉小札》,为满足她的欲望努力教书贴补家用。可惜终究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陆小曼在纸醉金迷中日渐沉沦,志摩也在天空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徐志摩死后,他留在红颜知己凌叔华处的“八宝箱”又掀起了满城风雨,引来了林徽因和陆小曼等各方讨要,那里面是诗人最隐秘的时光,是他曾经有过的所有深情。其间的爱恨纠葛,如同他的人生一样,可谓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只是信纸上的爱情童话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
沈从文给张兆和写下了成箱成本的动人情书,张兆和是他笔下的“三三”,她在信中也亲切地称呼他为“二哥”。
沈从文曾经固执地爱着张兆和,而张兆和则说“我固执地不爱他”。为了将心爱的人追到手,沈从文可谓是用尽了各种手段,连绵不断的情书攻势,请校长胡适来说和,甚至以死相逼。无论是感动也好,心软也罢,张兆和最终答应了沈从文,两人在中央公园举办了婚礼。
这场才子佳人的爱情童话,曾经感动了许多人。可惜爱情和婚姻究竟不是一回事情,沈从文固然有着才子的天真和浪漫,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中柴米油盐的平凡日子。这份感情从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两个人心灵上不能投契,张兆和是务实的性子,给不了诗人所要的浪漫和激情。
文人的心性需要灵魂上的相知相惜,爱情是诗意的,而婚姻终究归于平淡。沈从文一直固执而热烈地爱着的,只是存在于信纸上的那个“三三”,那个温柔的像一声叹息的名字,其实只是自己心中的幻影,却不是现实中的张兆和。
沈从文在妻子的身上得不到的,便开始转向婚外寻找安慰,他与诗人高青子发生了一段短暂的止于“灵魂”的婚外情。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姻,不过是一场发生在信纸上的爱情童话。这段感情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谁也没有确定的答案,正如他自己所说“爱情是一场无声战役,无法轻易判断谁对谁错。”
林语堂:在爱情中守候,在婚姻里白头
林语堂的婚姻,可以算得上是幸福美满的。他与妻子廖翠凤两个人是“先结婚、后恋爱”,在结婚典礼上,他出人意料地将结婚证书烧掉了,说道:“结婚证书只有离婚的时候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此后的漫漫数十年里,他们一直恩爱有加,携手度过了一生的幸福岁月。
说起来令人意外的是,林语堂的一生最爱,并不是与其共度一生的廖翠凤,而是另有其人,那就是当时厦门首富陈天恩的千金——陈锦端。与电视剧中的那些狗血爱情一样,他们在大学读书时一见倾心,却惨遭女方家庭棒打鸳鸯。从此,陈锦端就成为了林语堂心口的那颗朱砂痣,终其一生,念念不忘。
廖翠凤心知自己的丈夫爱着别人,却并不计较。她多次邀请那时单身的陈锦端来家做客,还并不避讳地跟孩子们解释:“这就是你父亲曾经喜欢的锦端阿姨”。林语堂对待爱情坦荡而真挚,廖翠凤对丈夫的情事也开明而豁达。唯有这样互补的两个人,才能专注于当下,在爱情中互相滋养,携手前行。
林语堂的文风一向诙谐幽默,对待爱情也看得通透。正如其所说,“婚姻就像穿鞋,穿的日子久了,自然就合脚了。”他一如既往地念着陈锦端,却并不固执纠结,在心中为旧爱保留一处位置,却更懂得惜取眼前之人。与自己的妻子好好生活,对婚姻妥善经营,终换来一生岁月静好,美满幸福。
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现代人的爱情观,“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
他告诫我们,“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倘若你智慧,即使婚前你和爱人不相识,婚后你也是能和爱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的。”
民国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有生活的兵荒马乱,也有命运的颠沛流离,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被社会的洪流裹挟其中的人,有着各自的爱情和命运,也有着各自的抗争和纠结。正如作者所说“每一个时代都不缺完美的人,而是缺少从心底流淌的正义、同情、无畏与虔诚。”
其实,爱也罢,恨也罢,相守也罢,相离也罢,不外乎是两个人的命运纠葛;或热烈、或诚挚、或悲戚、或荒诞,都不需要我们去随便置评,因为这其间种种,都是真实而不加修饰的爱情。翻开《纸短情长》,我们看到的是别人的故事,却也有着尘世间所有爱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