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带着老妈去看看

今年的春脖子似乎格外的长,四月底的天气因为降雨一直湿润润的,不冷不热很是舒服。

四月上旬的花期已到荼靡,神州大地由嫩绿的鹅黄渐渐变化出翠绿的生机。这是出去走走的最好时候。

跟先生商定今年要带父母去旅行,带姥姥去上海、苏州,带爷爷奶奶去新疆,趁老人还能走的动带他们到世界上各处走走看看。

我跟母亲已经有十多年没有一起旅行了。她68岁,我36岁。

1

第一站是上海,多次出差到上海,却没有私人旅行过,上海的繁华,上海的洋气与时尚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因为我上学、工作的缘故,妈妈跟我走过一些地方,但我也想让她看看中国其他地方的是如何生活,如何过日子。

我想这会给她的老年生活带来一些火花和波澜,让她对生活产生更多憧憬和希望。

行程是朱先生安排的,第一天我们各自从北京和青州抵达上海,接到妈妈我们入住外滩的一家家庭式旅馆,在28楼,视野非常好。

晚餐吃的上海姥姥家本帮菜,味道很好,客人多是外地人和外国人。晚餐后到外滩散散步。

第一次到上海滩的姥姥

妈妈很开心,上海滩也很美。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看上去像极了瑞士。

黄浦江上的风浪有点大,女儿也很兴奋,吵着非要坐船,沿江边开心的奔跑跳跃。

母亲很少离家,第一晚在外面过夜,天黑以后就不太舒服,跟小孩子一样,所以只能跟女儿解释等第二天再坐船。

第二天一早,母亲五点多就起来了,我们还睡着,她怕吵醒我们,就在屋子里坐着,又因为自己不认识路不敢自己下楼,只是坐在那里等。

2

母亲不识几个字,小学只上了两年,但她记忆力好,小时候读的书现在还能背的出来,很多她小时候唱的歌谣还都记得,教给外甥女,又教给女儿。

但是因为性格又比较内向,不爱交际,她朋友不多。她很有耐心,对待小孩子尤其这样,在自己的世界里很能够自得其乐,放佛整个世界不需要别人,她是与世隔绝的。

所以我跟姐姐有点像她,不擅长表达自己,也不擅长与人交往。她跟姐姐共生的很严重,在姐姐面前,她像是孩子,刁蛮任性。

这一切是因为跟父亲关系不好,受她影响,我们姐妹俩在两性关系中也过得比较艰难。很多东西都是因为出现问题后才自己找答案,找方法慢慢看懂了她,看懂了我们的原生家庭。

她对我则是象一个母亲,正常的次序,疼爱迁就。

但我们不生活在一起,她更需要姐姐,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生活上,我很多时候把她当成权威,需要她的认同。

3

图片发自简书App

等我们起床,先到楼下吃了早点,然后去游览了海底隧道、奇异世界、上海中心,因为有些阴天,很遗憾爬到118层的世界第二高楼上,却什么都看不到。

不过先生很兴奋,他很仔细的看了大楼的构造、简介和模型,带着女儿对楼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母亲随着我转了转便坐下来歇息,一边吃了点随身带的零食和水果。

我陪着她坐在条凳上,拿出东西来一起吃,跟母亲在一起的感觉还是一样的,温暖而又随意。

下午,我们转了转城隍庙,给妈妈买了一顶花帽子。

因为在哪里吃完饭的事,我跟老公有了分歧和争执,最后去吃了KFC。晚饭后,我们又折回到江边去坐船,结果只买到7:40的那一般,我们在入口大厅等了一个多小时。

还好,上海的市政服务还真是领先全国,服务人员给老人家专门辟出一块地方来休息,不用排队直接登船,很人性化。

北京就没有这样的服务态度,也不会对老人有这样的优先照顾。

上海黄浦江邮轮上的风景和视野非常好,一路高楼霓虹,歌舞升平,魔都果然名副其实。

游船后,女儿和母亲都心满意足,表示很喜欢上海,看来朱先生的安排很对大家胃口。

3

第三天上午,坐火车去苏州。路上,朱先生跟女儿闹口角,女儿不愿意跟他在一起。朱先生有时候像个小孩子,从来不肯让着女儿,两人总是拌嘴。

到了苏州我们住在苏北和润家园的民宿里,两室一厅,打扫的还算干净。比上海宽敞了许多,但是苏州的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比起苏州这个城市来还有点不及,跟上海的感觉完全差一个档次。

下午我们去虎丘看了斜塔,吃了跟提子差不多的梅子。

第四天,上午走吴中步行街,下午逛拙政园。

不得不说,拙政园还是非常美,典型、精致、婉约的苏州园林,怎么看怎么有味道,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太多。

因为带着孩子旅行,只能跟孩子的节奏,没有跟上讲解,听的一知半解。母亲说这就是大观园,她听到讲解这样说了,里面的确又很多地方能够跟大观园对应起来,应该说是原型吧。

4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的沪苏之旅对自己、老人孩子都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江南的风景是这样子的,大上海是繁华的大都市,苏州园林原来真的很美。

女儿嚷着暑假的时候还要来旅行,从去年的三亚之旅开始,她已经爱上了走走看看的旅行生活,朱同学回来后忙着更新简历,要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好让我们有资本到处走走看看。

母亲很自豪,在有生之年去上海见过大世面,她仅有的几个老太太朋友都没有机会、也没有人愿意带她们出去,回去后很是得意的跟姐姐外甥讲自己看到的景色和故事。

世界很大,我们还是要出去看看,否则就真的会变成井底之蛙。趁着老人还走得动,趁着孩子还没有学业压的喘不动气,挤出点时间,再挤出点预算,带他们去世界看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13,223评论 2 14
  • 就喜欢逗兄弟姐妹们!看着他们受罪帮不上忙,让他们好以苦为乐,不觉得冬天冷![偷笑] 他们家钱不放我这,论不到我发!...
    纵情嬉戏天地间阅读 890评论 0 0
  • 21天日更写作打卡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我真参与的打卡却还不足一半。除了自我标榜随性外,还给了自己一些正儿八经的理由...
    susie申申阅读 1,0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