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的出现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文字上的空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把文字中未说尽的言语,留下遐想的空间。
例如:在观察《我家是动物园》的封面中,首先进入孩子们眼球的是一个小男孩倒立着,单手支撑,学生一看到这样的图片就笑了。教师询问学生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猜一猜故事可能会讲些什么?学生们这时候的学习兴趣被调动,睁大眼睛观察,反馈观察到的信息。如:小男孩可能喜欢吃香蕉、动作很调皮;书的题目;出版社;翻译者等。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不仅把眼睛和心思放在阅读上,还能引发他们的思考,促进他们想要接着往下读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
再如正文中对应妹妹茜茜的图片,老师情景模拟祥泰介绍自己的妹妹,让大家猜猜“我”眼中的妹妹可能是什么动物?在第一次观察封面的基础上,学生们能初步自己去观察,并较为完整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觉得妹妹像小白兔,因为从妹妹身上穿着小白裙;扎起来的两个小辫子像小白兔的大耳朵一样竖起来;笑起来的时候,露出两个大门牙,真可爱;从她蹦蹦跳跳的动作中。学生再次进行观察时,能发现很多细节,根据图片上的内容和细节进行猜想,读绘本,加上文字的而结合,让自己的想法和书中的作者进行交流和碰撞。绘本中的祥泰和妹妹因为和学生的年龄比较贴近,能拉近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学生很快就能把自己融入故事的角色中,融入情境中,体验我和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情感迁移,学生在一边朗读中就会激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增加了绘本的还原和感染力。
低年级的小朋友对动物有说不出的喜爱,所以选择《我家是动物园》与自己家人特点相结合的绘本。从“趣”出发。另一个方面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出有趣、活泼、生动与学情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和活动。
走进绘本《我家是动物园》,关注祥泰一家人和动物的共同特点。学生在前面阅读指导的基础上,小组完成阅读万花筒,让学生自主默读,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梳理内容,了解特征。(学习单附录)
阅读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在文字间把书读厚,有时候需要把书读薄,这两种学习的方式都可以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初步去认识。把书读薄,我们可以把重要的信息通过填表格、抓住关键字词、制作思维导图等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对内容的理解。把书读厚,我们知道绘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可以在适当点拓展知识或者是相关的课外链接。比如:在介绍祥泰的爸爸时,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记忆,我的爸爸像什么,谈谈原因。并且补充和连接安东尼的《我爸爸》(教师做删减)。从不同的“我”把爸爸比喻成不同的动物,这非常有趣,来表达自己对爸爸的喜爱,只增不减。这种情感的传递和启迪,是我们老师需要做的,而不是单单为了故事而讲故事,为了绘本而讲绘本。(举例)
适当的咬文嚼字是学习语文的传家宝。他的重点在“悟文品字”。悟字当头,品在其中。过分“咬文嚼字”而背上“分析训练”的嫌疑。我们应该自信并且恰当地使用这一方式,让我们的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