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117】 粘蜻蜓
小留流第220篇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天的时候,尤其是放暑假的时候,正是蜻蜓欲上时。“小黄儿”和“红芹椒”一帮子、一帮子的飞在路边、胡同或院子的上空追逐着蚊子什么的,飞的不是很高,用大竹扫帚扑打就能抓到好多,但是容易断翅膀,折尾巴。要想抓到“老架包”,“铁柱子”和“老杆儿”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它们飞的高,落点也高,要抓它们就要准备一些设备,一根长长的竹竿,在一头绑上一根细细的扫帚苗,尖部粘上自己熬制的胶。一旦发现树上落着蜻蜓,就要小心翼翼走到树下,慢慢伸出杆子【如图】,用带胶的细细扫帚苗头部,去粘蜻蜓张开的翅膀,一旦粘住蜻蜓翅膀,它就使劲的扑棱,结果越粘越紧。粘蜻蜓也是要手艺的,粘蜻蜓的时候尽量不要粘在翅膀上,否则翅膀很容易折断变残疾了,这蜻蜓就没有品质了。手艺高的粘在蜻蜓两个翅膀中间,后背那个地方,无论蜻蜓怎么扇动翅膀也飞不走,娇嫩的翅膀也折不断,就如同卡住人的后腰,四条腿怎么蹬蹦都跑不了。当然了这粘胶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个胶用小姑娘们玩的猴皮筋“橡皮筋”,熬制最好,自行车内胎熬制的胶粘度差,不好用。
蜻蜓在院子里的毕竟少,一般都在大街两旁的树上,池塘边或蒿草丛中。上街粘蜻蜓要看你的眼力和运气,那个时候你走在大街小巷里,经常看到粘蜻蜓的小伙伴拿着长长杆子打对面走过来,都不用问,只要看看他没拿杆子的那只手,就知道他今天的收获了?满载的小伙伴,手上满是蜻蜓,每个手指缝里都夹着蜻蜓的翅膀,蜻蜓的身子和尾巴漏在指缝外面,或伸开或卷曲都在不停的蠕动着。每当这个时候,收获大的一方就会特自豪的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走。我的短板就是眼神儿和运气都不怎么样,总是空手而归,一赌气这蜻蜓我还不粘了,我换个方法抓蜻蜓。
我注意到大孩子另有抓蜻蜓的高招,就是“招老杆儿”几乎不用什么设备,就用一根青草,和一个已经抓到的蜻蜓。用青草梢拴住蜻蜓,慢慢在空中飘动,有时就能吸引到另一只蜻蜓,然后上手扑捉。我也照猫画虎的栓了一只“红芹椒”跑到六郎庄大片的稻田间或水沟旁,这里地势空旷,大蜻蜓可多了,我是一通的胡乱挥动青草栓着的蜻蜓,眼瞅着大大小小的蜻蜓从我身边飞过来飞过去,没有一个看我一眼的,当然了更没有搭理我手中蜻蜓的。经过我反复研究发现,感情“招蜻蜓”这事儿里面还有很多学问呢。
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 小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