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要尽早砍掉那些影响主干的枝枝桠桠

早些年,我看到别人做啥,我也想做啥。

学摄影,买了相机、炮筒、三脚架,跑了几次找不到心目中的那种感觉,就放下了。

学编程,弄了个数据库感觉离自己的期望值很远就改练打字了,知识和网友聊天是得到“打字快”的承认。

练书法,除了别人看到随手记录的资料夸你一下:字写得不错,也没啥用。

直到后来,我学了教练和职业生涯规划师,把精力集中在能够帮助个人成长的方向上。那种有心而发的能量慢慢就生了出来,让自己越来越有劲。

40+的我,这样的领悟是不是太晚了?

如果不是有这样的领悟,我还在浅尝辄止的左试试右试试中消耗自己的生命,看似爱好广泛,但拿出手的,自己都认为是“不过如此”。

所以,我想说的是,不管何时,都要尽早砍掉那些影响自己成长的枝枝桠桠,让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充分集中在1-3个点,最终形成自己的心流效应,让自己有信手拈来能即时拿的出来的“手艺”。

这份手艺可以是没周2-3更文字公众号,可以是用“随手”拍来的照片作为小红书的插图,也可以是哪些旅行途中的美丽景色,还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的心得体验……

我通常用“3-2-1-0聚焦法”来处理关于个人成长的这些事。

“3”——就是“3只青蛙”,我最早是在Do More一行中学到的。即:每天要做的三件重要的事情。

比如,40+的职场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就是工作、副业和与孩子共成长。

我每天与它们相关的三件事情:

最近要写一份报告,工作的重心就是写报告。

副业与孩子共成长相关,与孩子一次深层次的对话并把它记录下来,为以后积累经验。

“2”——就是“2件杂事”,这些事情与自己目标不太相关,但又不得不做,如回邮件、会微信等等。

“1”——就是“1件要放弃的事”。当事情太多做不完的时候,放弃一件想做又不影响大局的事,这才是对自己最考量自己的。有的时候我真不想放弃做一些事情,但真放弃了,把那点时间和经历留给自己散散步、吹吹风、看看花,给自己一点留白的时间,自己反倒不那么累了。

“0”——就是“要有归零心态”。一旦遇到自己突破不了的卡点,要有归零的心态去重新查找资料,重新找到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并提升的方法。不要用老方法老思路去解决,否则还是会“穿新鞋走老路”,突破不了自我的设限。

我就是在不断地摸索中找到了“3210”的自我成长心法,从似要“炸裂的头疼”中逐渐找到了让自己回归平和的根本,减掉那些会影响自己成长的枝枝桠桠,放弃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一些事,给自己一些留白,让自己有心力成长,这才是个人成长最关键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