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断断续续听了叶老师的《时间管理》100讲,然后《时间管理进阶-十周训练》,后来《时间九段精品课》(这个还没有听)等等,我必须承认自己所吸纳的理论体系有所混乱,在脑海里没有留下印象深刻的理论知识。今日又读《高能要事》这本份量不大的书籍,打算慢下来,细嚼慢咽,反复咀嚼。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精读慢读做笔记,或者录音等方式来强化一些概念上的认知,达到内化。
比如该书一共9个章节,今天细读第二个部分:你如何过一天就是如何过一生——如何提升16倍效能;或许上过课的同学都不陌生这些字眼和提法,当我仔细琢磨和推敲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没有真的消化。
于是在这章盘旋了许久,在反思日记如何写,书上推荐九宫格记录反思日记,事实上,2019年全年我除了用九宫格做梦想版之外,一直都是用它做周记录模板,挺好用,针对我这个电脑控非手机控而言。在反思日记这个内容上,我有自己的看法,我个人比较习惯,睡前记录感恩日记,如果二者能够结合应该,在框架和前辈的经验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变成适用于自己的工具和认知,应该是比较可取的,不做伸手党。称其为:复盘日记。
复盘日记
本日反思
本日得失小结。
本日计划完成情况,完成嘉许;未完成记录事实与感受(此处容易找理由);有无改善的思路?
本日感恩
这里叶老师重点提醒:
1、关于我们熟悉的每日三只青蛙,三件大事,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尽量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这样能够确保精力和时间的分配。(可否理解成,在这个时间内尽可能处理要事难事,但不拘泥于到底几件,或许只能处理一件也是合适的)
2、再次强调“烂开始”的精神非常重要。
3、如果每天发生和经历的事情太多,要写很长时间或写不完,都没关系,能写多少是多少,在脑海里过一遍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
4、“好日子”提醒我们留意和记录,感知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与季候变化,还是有意义的。
5、重要强调:灵魂三问:
a 今天我有没有做要事?
b我有没有在高精力时专注地做要事?
c我有没有把重要的事做到极致?
6、“早起-反思-计划-行动”这个闭环链条,在我的实际工作生活中是“早起-计划-行动-反思”也都是可以的,只要是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