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之吉林篇(中)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花江畔,吉林,素以山河奇丽、气势雄伟著称,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据了解,吉林的地理风物从东到西各具风釆,东部的长白山区素以“林海雪原”著称,为关外頗有特色的名胜游览区,又是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的主要产地,中部是豆粮之乡的松辽平原。

丹东鸭绿江湿地保护区。

      告别了丹东,溯鸭绿江逆流而上,车子进入吉林省的一个叫集安的小城。小城不是很大,但由于和朝鲜陆地边界接壤,加之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很近,所以,朝鲜民族风味的饮食文化及习俗很浓。街道两旁的商业店铺,用中朝两种文字装饰的霓红灯广告争奇斗艳闪烁着,它向过往的行人昭示着浓郁朝鲜民族风味的饮食广告。大多是与酸菜、酸菜面、冷面、狗肉之类特色的系列饮食。在东北有句歇后语是“朝鲜人过年,可要狗的命了”,说的就是鲜族人特爱吃狗肉。他们视狗肉为诸肉上品。

    酸菜面就是面盛碗后酸菜为卤,再格外浇一勺酸汤即是。

黑色网棚下种植的是西洋参和高丽参。

    这种酸菜面,20多年前出差沈阳曾吃过,其味酸加上酸菜特殊的味道享受不來,这次大家沒敢品尝。可能是临近农历7月15民间俗称的‘鬼节’,相必朝鲜族群众也过,沿街店铺外面摆滿了纸扎的花。和关里不同的是,阴间可当钱用的烧纸,关里是略呈长方型的黄纸墩子,而关外集安县城却是大张的黄纸,大约一梱有50张吧,只见人们几梱几梱的购买,是用来焚烧还是有别的讲究和用途,由于、于师傅驾的车子正缓慢穿街而过,我沒法打听、所以只是走马观花的瞧了瞧,猜想的遗憾中也给自己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等以后有机会再了解吧。

      按于师傅我们商讨的行车计划,长白山天池是必看景点,其它景点便视情况随时停车游览。

林区的森林富含负氧离子,是天然的大氧吧。

    车子进入林区。在崇山峻岭中、在峡谷溪流旁游走。只见车窗外的坡地上、沟壑旁长滿了密密莽莽的栗子树,栗子树的枝叶间有成百上千个绿色的小刺猬,有的已经爆裂,它们露出褐红色小脑袋似乎在欣赏着这大自然夏秋交替的浅秋。这里是栗子和桃子的产区,此时,在关内的9月份尚是一派盛夏景象,而在东北广袤的森林和田野中已经是万山尚绿、秋色渐染了。白桦树首先传递了秋的信息,不经意间给它披上了浅黄色的外衣,

万山尚绿,秋色渐染的白桦林。

    长达几百公里的森林氧吧,白桦树、冷杉和鱼鳞松犹如大型的制氧机,缓缓不断地向大气中释放着清新的负氧离子。车轮在转动,滿眼皆绿色,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看一眼如洗的蓝天,在这林海雪原的故乡真不是一件奢侈的非份之想,山清水秀、地大物博这是东北的本色。沿路的农村也如内地一样建起了农家大院,公路两旁的农家院落都种植着各色的草花和藤蔓类蔬菜,花儿开的很绚丽。狗儿跑,鸡儿鸣,深山拥抱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和谐。真不敢想象在解放前没通公路交通不便时,这深山老林、人烟罕至的大山皱褶里的人是如何行走和传递信息的。

如今,交通便利。长达3公里的‘五女峰’遂道。

    那时的北大荒,可能缘于当时的自然气候和地缘条件,加之关内大量移民的涌入,这些来自关内的难民,初來乍到的,都处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的无业游民状态。这些人他们大多从事着挖参、淘金、伐木、放排、打长工、狩猎來谋求生存。为了生存生活,人人需要抱团自保,所以几百年来,东北那疙瘩在旧社会期间的民间武装组织特別多,三教九流、拉帮结派、拉绺子、占山为王的胡子各有各自的地盘和势力范围。诸如象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座山雕、许大马棒之类的大小土匪绺子比比皆是。最近,我看到一则资料,在苏联红军帮助解放了东北之时,党中央从关内抽调几万名干部入关接受组建基层政权,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由于抽调的干部和军队人员少,撒到南滿和北滿的白山黑水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加之又缺乏武器弹药的供应。处在社会大动荡、大改组、两党角斗局势不明的大背景下,国共两党都釆取了对土匪武装的游说和拉拢争取,这一点在电视剧《林海雪原》中有所描述,如在许大马棒的盘居的匪巢里就有国民党的劝降军官。他们封官许愿,给枪、给钱、给子弹。在日本关东军垮台,伪滿政府树倒猢狲散之际,许多大大小小的土匪绺子也举棋不定不知投靠那一方。我们党由于对东北的局势鞭长莫及难以掌控,为减少敌对势力,对当时的土匪武装的改编,据说也是釆取封官许愿,给钱资助的无奈之举,保留土匪的武装编制不变、不解散。对于一些收编为基层地方武装的流匪习气,我们的军事干部也是能忍就忍、敢怒不敢言,为了团结不能深纠,只能在改造中使用。为的是换取土匪武装的保境安民、别无选择。还有的土匪武装视国民政府为正统,在国民党的封官许愿下(如滨绥图佳保安司令)则投靠了国军,他们继续与人民为敌,而有的则投靠了共产党,成了当时的人民的武装力量,这部分人政治素质极低,他们的思维始终是有奶便是娘,一有风吹草动便助纣为虐、拉杆子“反水”袭击我刚建立的基层政权,杀害我农会干部和部队战士。据资料显示,我们的基层政权吃尽了这些政治投机土匪的苦头,牺牲了不少的战友。政治上的不可靠造成农村减租减息进展缓慢,为了打开被动局面,我们党一方面鼓励群众踴跃参军,组建人民子弟兵。另一方面釆取军事围剿、肃反、肃霸,在军事上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和土匪勾结的残余势力。

喜看稻菽千重浪,轻车再寻美自然。

      出的山口,大地豁然开朗地开阔起来,山峰和林海已退至远方,较之林区开垦的土地,眼前是成方联亩大片的稻田,玉米、大豆和间或种植的高粱。选一处稻田、于师傳停车让我们下车拍照。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大面积的稻田,它就象一块黄色的地毯一样轻柔地、静静的覆盖在东北的原野上,大地又如一块调色板,把田野渲染的色彩斑斓,绿的玉米、红的高粱,美的让你心旷神怡,靓得使人陶醉。面对此情此景,一种抒情之心油然而生,正如电视剧《红高粱》“九儿”歌里唱的那样。

天边的那一片云啊!

东北大米,由于产之于东北的黑土地,米质优良粒粒香软、口感好、有嚼劲。

身边的稻穗儿黄。

    自驾游是最近几年新增的一种旅游方式,它较之于跟团的常规旅游,有更灵活自主的随意性。

高粱熟了红滿天。

    旅游中,你不必一味机械地奔走景点,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看景点进庙、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

一湖碧荷半池香。

      而餐饭永远是一成不变清汤寡水的8菜一汤。自驾游则可根据你的精力,随时可以停车休息,随时可以参观主景点以外的任何你感兴趣的景点,住宿与吃饭,你可丰俭由人,点你喜欢吃的地方小吃或有特色的食品。当然,自驾游也是一项特别消耗体力和精力的。诸如,规划旅游路线和参观景点,一日三餐和住宿。最令人头痛的是,现在的道路四通八达,高速路、国道、省道加之县乡道,让人眼花缭乱。更不可小觑的是汽车进入市区,于师傅两口子就如赛车的车手和领航员一样,驾驶员聚精会神掌握着路线和方向,文伟同学则根据手机语音或图标提示给老公不断地下达着行车口令。坐在后排的我,也在心中暗暗地模拟一个领航员的判读,结果20℅是错误的,分不清太多的行驶标志,事实证明,我自己不适应独自驾车旅游,有导航我也不自信。

      这不,由于判断误读和手机信号缓冲,我们在去一个叫‘二道白河’的小城时,车子在密林中没有路标的情况下,几次走错后再倒车驶回到原点,反复搜索路线,最后不得不向前开了近5公里找修路的工人才问清了路径,一路忐忑不安地前行才找到投宿之地,这里离长白山天池最近,一路辛苦,晚上,我们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养足精神准备明天上山吧!

      第二天吃过早饭8点我们开始出城进山,刚进入进山必经街道便被交警拦下盘查,问我们是不是去长白山的?于师傅说是!接着交警便要求我们把车开到游客交换中心,统一买票乘车进山。人生地不熟,沒办法也只有到游客交换中心了。路上寻思,怪不得昨天晚上服务员说:上长白山要5点以前走,那时交警沒上班沒有查车的,后她又補充说:“这几天好象不查了,天冷了,属于旅游淡季了”。当时我们听了沒在意罢了!

    游客交换中心的停车场上,停满了來自当地和全国各地的车辆。我们四人买了票,每人票分为长白山门票125元,市内公交乘车票17元,运输公司班车票80元,景点进长白山观光车票85元。一块旅游资源的大蛋糕被当地的有关部门分割切了三块,这也和前几年去新疆天山天池和喀纳斯湖一样,本来景区停车场可以修的离景点近一些便入游客参观,

要上天池,先排队购票吧。

但如今景区受利益的驱使,乘车点都被当地有关部门人为地拉长了,动辄几十公里路途延伸,虽然加重了旅游费用游客多掏了腰包,但反观之,利益均沾也确实拉动了客运公司的经济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因为出来旅游的都不差钱,抱定的信念是,人生只到此一次旅游的观点。

    经过两次換乘,下车后,我们简单商量统一了意见,先上长白山天池,等下山后再看山底的几个景点。这一次我们乘上了景区的旅游中巴车,车向长白山的山顶冲刺,远望上山之路曲折迂回、无数个大大的‘之’字、如同折叠的布匹,路边的铝合金隔栏上,长年累月地留下碰撞和剐蹭的痕迹。司机对上山路驾驶起來到是驾轻就熟,可对我们乘客可就沒那么轻松了,路径盘旋中的一个个的折叠、强大的离心力使我们东倒西歪、前仰后合,男乘客还能强忍着,女乘客们则大呼小叫地让司机开慢一点,不知是赶时间拉客还是其它,总之,司机依然我行我素的沒有收敛!

迂回盘旋的上山公路和远山的白云。

    一路上,我在摇晃中留意着长白山的植被。山脚下生长着是以白桦树为主的阔叶林带,海拔再上升主要是白桦和杉树混合生长的针阔叶混合林带,再向上便是高山草甸带,然后是苔岩带了。长白山天池,又名龙潭,是1702年长白山火山喷发自然形成的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泊,它也是松花、鸭绿、图三江河流的发源地。

文字告诉我们,长白山天池是这样形成的。

  长白山主峰海拔2749米,  天池水面海拔达2198米,所以被称为"天池”,天池北出口的水流形成高达68米的长白瀑布,瀑布如同白练凌空而下景色颇为壮观。

天池瀑布,恰如白练凌空舞。

天池上,随山脊而修的栈道游人如织,远远望去犹如一道人链,景区为了保证游客安全设立了安全闸,釆取限流措施、每间隔半小时便放行100多人,

等待放行,山上游人如链。

等待登‘天池’期间,从放闸的工作人员那里得知,今天这是人群少的一天,大约到下午可能有一万多人吧,平时旅游旺季每天至少2~3万人。现在已经是旅游淡季,山上的花都谢了,景色也不如7月份。终于轮到我们登天池了,我们随人群移动着边走边看,登高远望一览群山,天高云淡、荒芜的火山口周围仿佛有西北青海大漠戈壁的感觉,

天池周围花儿凋谢了,秋高气爽,我仿佛又见青海。

山上风冷嗖嗖地,人们穿着各色秋衣,穿棉羽绒服的游客多半是从山下租来的每件20元,在山上租一件同样的衣服需要50元,好在我们登山身体产生的热量足以抵消寒冷。

长白山地热温泉群。一年四季热气腾空。

      长白山天池还是中朝的界湖,那里有营房,驻有边防军。他们进湖边巡逻据说是从营房的地下专用通道进入湖边的。而游人是不允许下湖的。

白墙红瓦之处便是边防驻军的营房。

    山顶上人声鼎沸、到处是拍照留念的人群,而湖边朝鲜一侧是静悄悄的一片静谧。有一处房子静静地矗立在湖边、据说是朝鲜的水文气象站和排灌站,面对中国山脊上喧哗的游人,从丹东到长白山天池,我感觉到,凡是与中国接壤的朝鲜人,似乎都在保持如此的低调地沉默,不知如此淡定的朝鮮群众对边界两个国家鮮明的对比有何感想,是羨慕嫉妒呢,还是不屑一顾,这恐怕是一个永远的迷了。一个沉默的民族是一个可怕又有爆发力的民族!如今之朝鲜是惟一敢和美国叫板,不使用过多外交辞令的国家,以致美国都退避5分。至少是我看了国内的新闻报道后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天池对面是朝鲜的水文气象站和排灌站。

    参观完毕,午饭吃的是景区10元一盒的方便面和5元一穗的煮玉米。这比大连景区20    元一碗的泡得发白的面条,价格还算适中,胶东有句俗语、穷家富路吗,出门在外也论不得那么多了,肚子饿是硬道理,稍事休息、因为还要赶路我们下山了。

长白山的地下森林,是由大面积地面塌陷而形成的。

    行进几百公里临近暮色,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突然,绿色群山的山腰中有一闪闪发光的建筑物在反射着太阳的光芒,我们都猜那是什么。有的说是庙宇,我说可能是宾馆,等再近一些,张文伟同学看出来了,原来,发光的是一座大型的“牧童牧牛”建筑,一个小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一枝悠扬的牧笛声在群山中回荡着。

借问如家何处有,牧童遥指宿长春。

    这时,张文伟同学的灵感来了,她模仿古诗也临场发挥了一首打油诗:

      暮色苍芒近黄昏,巡游河山车辚辚。

      借问如家何处有?牧童遥指宿长春!

重新设置导航直奔牧童推荐的长春<如家>快捷酒店。

    话音刚落,我们都说文伟同学的打油诗说的意景贴切还解决了实际问题。刚才大家还都为今晚宿那里而踌躇不定,此时,牧童既然遙指宿长春<如家>了,那我们就再设定导航直奔长春吧!

兴运门,建筑之初也是寓意有个好的愿望。

    伪滿洲国皇宫座落在长春市里,是当年侵华日军为伪滿傀儡政权打造的军政中心。面积为151平方千米,是末代皇帝溥仪日常生活和政治活动的地方。

叩拜间,是溥仪召见官员议事的地方。

      由宫殿、伪滿州国国务院及其下属“八大部”等历史建筑组合而成,

伪滿洲国地图。

其中“伪皇宫”现存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东殿、缉熙楼、同德殿、书画库、跑马场等。

伪滿洲国部份档案。

    溥仪被苏军俘获后,先后在苏联的赤塔、伯力囚居5年。他几度上书斯大林,要求留在苏联、企图逃避罪责。

伪滿洲国皇宫宴会厅。

    1946年8月,溥仪出庭日本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为审判日本甲级战犯作证,他的证词揭露了一些日本侵略者一部分罪行,同时也隐瞒了一些与自己相关的历史事实。

当年溥仪的专车。

    1950年8月1日,溥仪被移交回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中国共产党以人道主义的改造政策,对溥仪进行了长达10年的教育和改造,终于使他认罪悔过、脱胎换骨、放弃旧我、获得新生。

末代皇帝溥仪。至此,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

    至此,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王朝结束了,中华民国已冉冉跃出了地平线。

雁鸣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吉林雁鸣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境内。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南麓,保护区內有高等植物1460种、野生脊椎动物365种,其中鸟类有鸳鸯、黄背鸭、苍鹭等。雁鸣湖保护区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牡丹江上游湿地及黑鹳、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濒危水禽,它是鸟类途经东北迁徙的重要廊道。

苇草黄雁南翔。此时苇荡的大雁己准备踏上南迁之路了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价值最高、生活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美化环境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走近自然,感知湿地。

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我们走进湿地,感知自然!

湿地纵深处一偶。

      要走了,再次回望雁鸣湖湿地,千万杆芦苇似万千双手臂,它们随风摇曳着似在与我们告别,又似乎是挽留让我们再目睹一下湿地的那无限风光。去看那秋风吹黄了夏日的绿,带走了草木的黄,夏去秋来、四季交替恰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是自然界的必然规律与法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若干年后,我们都将凌历成泥碾作尘、一捧黄土是归处。

    雁鸣湖是这次东三省行程的第二站,明天由此继续向北便是黑龙江省。告别白山、下一站我们将进入有黑水之誉的黑龙江了。关注我的朋友们,下一期咱们黑龙江见吧!

    小豆干完稿之时恰逢双节來临。祝我亲爱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们国庆、仲秋节快乐,阖家幸福,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17年修改于国庆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80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3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5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6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14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5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7评论 4 33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73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7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7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