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值钱的部位是什么

最近在《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制度和流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压抑了人性,因为制度和流程忽视了执行者最值钱的部位——大脑。

让员工严格遵守制度和流程,其实等于雇用一个人的双手,而没有雇用他的大脑。这是最亏本的生意,因为人的双手是最劣等的“机器”,任何人都不可能像机器不走样地重复同一个动作。人最值钱的是大脑,大脑能创造、能解决流程和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

看到这段话,联想到养老行业。养老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由员工直接服务于人。这几年来养老行业特别多的提到标准化建设,在服务复杂化程度特别高、潜在风险特别大的养老行业,大力推行服务与管理标准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因为员工缺乏标准化指引,操作不规范,服务不到位,影响到服务质量与长者的满意度,同时也埋下运营风险的地雷。一套好的服务标准,如果能落地执行到位,确实可以保障并带动养老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但是,现在养老行业普遍的现象是:标准各家都有,但执行力度和效果不一。如果再追问一句:为什么?那就是员工的“大脑”不一样,标准解决的是“怎么做”,而“大脑”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做”,只有给到员工为什么做的理由,让员工愿意做,并且用心做,标准才能真正持续执行下去。并且,只有用到“大脑”,员工才可能超越标准,实现创造性的、人性化的服务。

举个例子:一个护理员在照顾一位卧床老人时,发现近期这位老人一直闷闷不乐,茶饭不思,关切询问老人时也得不到任何答案。但是细心的护理员发现,有好长时间老人的子女没来探望过了,老人时常瞅着桌上的家人照片出神。于是护理员试着给老人的子女打了一个电话,沟通了老人的情况,原来是老人的子女被单位紧急安排出差支援一个异地项目,忙得没及时与老人沟通。就这样,护理员一个电话就把问题解决了。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用服务标准能及时解决这位老人的问题吗?如果护理员不用脑,不用心,只是用按标准去服务,可能要兜一大圈子,才能找到老人的症结,甚至还是不能找到个中缘由。

让员工学会用大脑服务,这是在标准的层次之上,更高境界的一种管理,究其实就是用文化来管理,让员工主动、自觉、自愿去执行标准,并超越标准地发自内心地对长者好,在服务长者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有文化的服务型企业,才能诞生出用大脑服务的员工。最高境界的管理,就是用文化来管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逗逗,资料/网络 1. 女人之间的感情,总在不经意间给你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三十几年前,我们俩的房子阳台可以互...
    遇见逗逗阅读 3,602评论 0 0
  • 九月再见!
    小胖纸要努力阅读 1,547评论 0 0
  • 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践的价值。即使跌倒了,姿势也会非常豪迈。
    姜雷_24b1阅读 890评论 0 1
  • 闭上眼 你会听得见 地球旋转的声响 这声响穿过四季 在春天叫醒冰冻的大地 又在夏日森林的蝉鸣中 走丢 但这样的声响...
    白首为童心阅读 1,3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