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了聊中年危机,不少朋友说有转型的念头,今天我就接着聊这个话题。
转型的底层逻辑
转型就意味着再一次的选择,选择的底层逻辑可以使用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经济学思维,一种是心理选择。
经济学思维是把选项的各种好处和坏处拿出来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从中选择得分高的,靠的是对选项信息的充分掌握和对未来的预测;
心理选择,是回到你自己的内心,需要问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自我,也就是自我实现。
你如何看待这个选择,你就会使用对应的思维模式。不同阶段,不同的人,对职场转型选择的看法是不同的。
初入职场,或者生活拮据,你可能更多是把选择看作一个经济型的选项,这时候更多适用经济学的思维来进行比较;
当你立足已稳,经济收入不再是考虑的重要因素,转型的选项明显就会向心理选择倾斜。
明确了这个底层思维,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思维模型和工具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转型的方法和工具
首先,你需要去探寻职业转型的方向。
不管是基于经济学的考量,还是心理上的自我实现,你都可以使用生涯四看来看看到底有什么可供选择的方向。
向上看,你可能想转型成为领导者,获得更高的职位或级别;
向内看,你可能想要转型成为行业的专家,不断在专业上精进;
向左右看,你也可以考虑其他的职能或者行业;
向外看,你也许考虑的是在职业之外获得平衡,找到其他爱好发展为事业。
找到了方向,接下来就要掂量掂量自己转型的成功几率有多大。
用来评估自己成功率可以使用的是转型资本的六大筹码。
时间,你给自己多少时间转型;
精力,你能投入多少精力准备;
经验,你对这个领域了解多少;
技能,你有哪些技能上的准备;
金钱,你有多少转型的储备金;
人际,你有哪些人可以支持你。
并不是说六方面都要完全具备才能转型,但是准备的越充分,转型成功的可行性就越高。
转型过程漫长,结束也是开始
从你有了萌芽期的念头,到不断地尝试各种可能,再到过渡期新旧自我的相互撕扯,到最终转型完成,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还有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是一旦转型启动,你就很难回头了。
转型念头的小种子就是一种召唤,如果你不去响应它,那么很有可能在多年后,你会因为没有接受召唤的挑战而觉得失去了重要的东西。
最后,友情提醒:你并不能靠选择一个更好的职业来完成自己的转变,你是在转型以后才开启了一个创造新自我的过程。
转型的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必就是终点。
更多关于转型的困惑,或者其他的职场问题,您都可以私信我。生涯规划师帮你人生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