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校招季是一个让人神伤的时间段,不只是考验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要求我们很强大。和全国成千上万的优秀的人去拼抢一个职位,我们有时候心理会因为受挫而产生失落感,迷茫感,我要说:不要害怕,自信起来,提着裤子继续前行。从9月底开始到11月初,整整一个月,我都经历着校招的磨练,从当初的好高骛远,傲气十足到最后的脚踏实地,虚心上进,我发现这段时间我成长了很多。讲真,能拿到这个offer是非常不易的,因为它不是通过去宣讲会,答笔试这样一种方式拿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一篇对自我营销的软文。
首先,我们先说说当我们准备参加宣讲会之前,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能力,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位。
很多人在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是盲目的,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的能力可以匹配到什么岗位,只是看见周围的同学开始求职,老师开始敦促签三方,他才反应过来:奥,我该找份工作了。然后就随大潮,甚至连企业的名字是啥,企业招聘哪些职位的人,有什么要求都不知道,就往企业里面投递简历,然后石层大海,后头来抱怨找工作好难。我们经常听见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每个校招季里面,大家的机会都是一样的,就看你有没有去做准备,有没有想好为了这份工作付出100%的努力,如果你依然抱着一颗尝试、随意的心态,我会劝你:算了吧,想去做个自我分析,看看自己能力有多少再来。
二、分析岗位要求,制作一份精美的简历。
简历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说,相当于打开一扇门的钥匙,所以我们的简历一定是需要反复修改揣摩的。当我们确定我们未来的职位的时候,那我们需要去分析未来职位的具体要求,然后再根据此来撰写一份精美的简历。举个例子:以下是拉勾上两家公司对产品运营这个岗位的职位描述。
我们来做一个分析:
1.要求懂ASO优化
2.熟悉推广,并且有渠道方法(这就是运营的拉新)
3.策划能力,撰写文案的能力(四维敏捷有创意,文笔需要过的去)
4.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然后我们一样来分析一下:
1.团队协作能力,执行力
2.数据分析能力
3.产品逻辑
为什么我们需要做这些事情,因为我们必须去了解一个岗位甚至一个公司对这个岗位的基本要求,我们撰写的简历才能符合hr的胃口,你拿到面试的几率可能就此增加,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外,我们也可以做到简历的精准投递,我们通过分析做到了对我们的岗位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自我分析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通过快速的学习来弥补,至少在面试的时候可以说出个123来。比如:你不知道ASO优化,拿到面试机会了,面试官问你关于ASO的问题,你就卡壳了,面试也不一定能过。我们都知道有google,百度,知乎,通过这些渠道你快速学习一下ASO,是不是就能解答相关问题了,可能答案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谁会对一个新人有那么高的要求。
然后,我们的简历也要根据公司的职位要求来写不是,不能你去投递一个技术岗,你简历里面全部去写你销售的实习经历,这显然是牛头不对马嘴。当然,一份不错的简历需要我们反复的修改,用心的去设计。
当以上两步都完成的时候,就是高高兴兴的去参加宣讲会了。如果此文就此结束,那显然是跟文章的题目《如何通过一篇软文换来一个offer》相匹配的。我们接着聊故事。
其实为了校招,我着实做了不少准备,而且自己也是相当的自信,觉得自己经历也不错(有过两年的创业经验)找一份工作应该会有点优势,不会太差吧。可是现实却把我打进了深渊,因为我发现每场招聘会的人都是场场爆满,各种优秀的人太多了,经历过几次宣讲洗涤之后,我最初那点优越感荡然无存。和很多公司hr聊关于筛选简历:你是095吗?你是211吗?不是啊?抱歉我们不要。再或者:非技术岗位啊,全国就招一两个或者不招吧,我们想的是宁缺毋滥。然后和很多校招的小伙伴交流下来,发现很多公司都是这样:笔试筛掉90%的人,群P再筛掉80%的人,最后经过面试就留下不到10人,简直是百里,甚至千里挑一。再加上互联网大环境的变化,各种停招,缩招的消息出现,此时,我开始迷茫和失落,突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的路该去往何处。
我经常会告诉自己,在自己忙得不行的时候,努力向前的时候,一定要安静下来思考。既然竞争这么激烈,那么我能否通过别的路子搞定自己的offer呢。我的四维逻辑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方案-评估结果。对于问题与原因通过我一个彻夜失眠之后,反复咀嚼Hr曾经聊过的话之后,我明白了。
1.我有创业经历,并且对自己未来的岗位认知不错,但是缺少能够跟企业深入交谈的机会,我是一匹良驹,伯乐的眼光却没有发现我。
2.简历的文字显得太空白,每个HR每天要筛选太多的简历,也许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你的学校够不够优秀。
3.竞争太多激烈,和其他百里挑一的选手比起来,我还是有一定差距。
既然如此,我就在思考,在这个自媒体时代,作为一个运营者,写软文是一项基本要求的技能,那我能不能写一篇关于自己营销的软文出来呢。然后把这个软文当作自己的简历,贴在例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简书、鸟哥笔记等很多互联网公司运营总监,BOSS都有很大可能看见的平台上。
于是,那个夜晚,我再也无法安心入眠,熬夜写了一篇关于自我营销的软文《一个运营者在产品的不同时期都做了哪些事儿》,整个文章的内容就是我在参与创业项目的时候各个阶段自己独立做的工作,然后还有自己的思考,很简单但是又很全面。我提到了对运营的认知,自己如何实现运营一款产品从0到1的,相当于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解剖。当然,为了达到自我营销的目的,我故意在文章的末尾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号,并且刻意提出来我目前正在求职,迫切需求一份运营的工作。
最后的结果与我的预估不经相同,差不多了200个人添加了我的好友,其中有20%向我咨询了关于我求职的事宜,通过更多的深入交流之后,彼此敞开心扉,我拿到了我第一个offer。然后呢?我作为一个刚刚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小屁孩,社会经验=0,人际关系=0,我把这些好友全部加入了自己的微信群,去运营彼此的关系,去分享和学习,他们成了我第一批在社会中的人际圈,并且依赖着这个圈子,我进入了更多行业内的圈子,认识了更多的大牛,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写下这篇文章,分享给那些还在校招路上努力的同学,希望你们有时候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思维发散一下,是不是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去展示自己斩获offer,而不用一直行走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校招宣讲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