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翻开了斥巨资购买的《明朝那些事儿》。不读不要紧,一读就停不下来。它不同于别的干货书晦涩生硬,反而很容易读。作者当年明月用活泼幽默的笔锋向我们解释明史,文章有趣活泼又幽默形象。作者的总结感悟也发人深思,带动了我的思绪。其中不乏有些句子早已见过,经过他用历史注解、诠释,那几个汉字才真正地触动了心弦。
这让我想到了很多时候我们摘了一句话,如果只是“断章取义”,效果甚微,很难让人真正感受到它的内涵。只有把它放到特定的一定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印证这句话。也就是个“前提条件”。
就像这句话“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从小就一直被父母老师一直灌输着,学校标语教育着。从前看这句话感觉它有深度有道理,现在,觉得它有力量指引性强,今天我才彻彻底底的理解了什么叫 性格影响命运。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当朱元璋征战江苏的时候,他已经勾结张士诚谋反。这个有点军事天才的人,性格乖张心胸狭隘品行不佳,他在朱元璋论功行赏的时候客气了一下。朱元璋真的以为他深明大义,于是没有把大官分给他。而他本来就是谦让一下,不料真的没有得到奖赏,他的不满最终爆发。于是走向了极端与唯一可以与朱元璋抗衡的张士诚密谋起来。朱文正和朱元璋的相遇充满了戏剧性,朱元璋一点也不慌,朱文正却懵了。朱元璋的一点也不玩虚的直接用鞭子抽他,一边打还一边说∶小子,想干什么。朱文正的悲剧是必然的。因为他的性格即使不会在这件事上总有一天也会因性格而在其他事上犯错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