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到变化,我们如何看待变化,恐惧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去应对。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是我们只能如此试图去调整。在写完文章后,基于当时得到的信息和自我的觉察,我推演和梳理了当下的要点,并假设了几个可能性,这几个可能性如果都发生那就是最坏的情况,当然也基本上想了初步的应对策略。
今天会上领导开诚布公的公布了一些信息,原来猜测的很多东西变得明晰,中午的时候又了解到了进一步的情况。整个过程让我很感动,短短几个月的相处建立了如此深的信任非常难得,对此非常感慨,对人真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尤其在遇到性情相投,价值观相近的人,共同追求把每件事做到极致是共同的目标。现在看来,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那些加过的班都是非常值得的,面对过去,可以很坦然的说,任何一项工作都问心无愧。接下来要做的,要思考的关键点已经明确,内心的那种对未知的恐惧渐渐减弱,一边静观其变,一边随机应变。
在会上,一项最近在做的工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显得有一丝悲壮的意味。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至少对于自我的认知上非常有价值。晚上看了雷军和罗永浩的发布会演讲视频,结合最近在做的工作,非常有感触,特别是对于数字时代,企业在和用户沟通的方式上,这种数字化的,互动式的营销是多么的重要。
小米
雷军的发布会,整体上比较中规中矩,但是其始终在强调互动的体验,早期的小米通过和发烧友的互动来改善体验,近几年,小米为了谋求增长,受众已经向不太上网的普通消费者拓展,特别时女性用户。因此请了某个对少女非常有号召力的明星代言,在选择哪张图片作为投放全国的海报上,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展开评选,这种没有什么门槛的活动正好迎合了目标受众的用户参与,让用户能感受到作为产品和品牌一部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试想一下,仅仅是自己评选的图片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的投放,就令人感到满满的满足感。
锤子
再说罗永浩的发布会,老罗的发布会妙趣横生,非常抓人的情绪。其中两个重要的特点也和最近在梳理的理论非常吻合。第一,锤子的品牌内涵是有老罗一手制造的,是一种工匠精神,一种态度,虽然规模不大,不是很赚钱,但是非常努力和认真的做事,可能略显笨拙,但是非常真诚和坚定。这样的品牌就拥有更加立体的形象和张力,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符号,或者某方面技术和性能领先的数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朋友。老罗在演讲的时候也无时无刻不在强化这样的形象,比如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直面一些令人尴尬的窘境,他有种能力,就是把你能拉到他的立场,站在他的角度,从而完成一种理解和共鸣。第二,和观众的互动无处不在,上面提到小米通过线上的评选来和观众进行互动,而老罗是在整个发布会的演讲中,将听众带入到其当时的产品设计过程。例如对于home键的设计,本来是和iphone一样的设计,但被诠释为是一种做了很多尝试后的回归,带着用户感受整个设计的思考和决策过程,从而使得用户和产品有种更深的连接,因为我知道它的前世今生,所以更懂它,就和人与人之间一样,不光知道你的现在,还知道你的过去,关系就更近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