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在微信群中的问答,其中A的部分都是我回答的群友提问,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Q: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的有什么区别?
意识是可以用语言表达,能够处理,有自觉能力的部分;潜意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但隐隐能感觉到一点的存在,或者说是更深广黑暗的海底;前意识是潜意识接近海面马上要露头时的样子,就像话已经到嘴边了但还差一点就是想不起来。
任何能够用词语概括的部分都已经上升为意识了,潜意识是一个位置表达。
潜意识是某些无法言明的东西。但它是存在的,通过某些东西来示现。而一旦它被语言化了,就成为了一些词句,成为了某种实在性的东西。但是它依然会又一次被他人的意识所理解。因为意识无法直接和意识相通,所以语言成为了中介,在这中间有着数次潜意识和意识的回环反射。
当一个人直觉到了危险,可能最初只是潜意识里面的一丝小小的波浪,甚至没有成为一句“言语”,比如“危险!”只是“有点不对劲”。等到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个危险发生了,那个直觉才成为了具体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危险”这个人类共通的词汇来表达和描述它。而潜意识本身指的是那个尚未能够被称为危险这个词之前的那份不可名状的感觉。
如果用佛教的“指月之手”来形容,大概就是语言是那只手,而月亮是遥远的、不可触碰的、随时可能会消失的、不可掌控的,而我们可以有一个“能指”来指向它。
Q:直觉这样说来应该是潜意识范畴?
A: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意识”,因为逻辑和语言属于意识的范畴。
一个叫“直觉”的名词也属于意识范畴,因为我们共通拥有的语言都理解“直觉”在说什么。但是那份独一无二、难以名状、在你的切实体验中凭添了一笔的感受,属于潜意识的范畴。
大量的在心底涌动、没有变成一句又一句的“说话”的存在,那些混沌的,狂暴的,安静的,深沉的,辽阔的……(此处省略500个形容词)
Q:我能看见的算是潜意识吗?
A:我不知道你看见的是不是,我看见你这句话,进入的是我的意识。
意识化和语言化还有差异,不属于完全相等的子集。但是大部分意识化的,都是可以语言化的。
你意识到那些涌动的信息,它们不断地突破无意识的海面从而成为意识,也有一些深藏在海底,连靠近海面的可能性都不存在,而你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
然后,梦和口误会成为潜意识的表达,或者艺术治疗,包括沙盘,绘画治疗,意象对话,心理剧,舞动治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