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上的风车
当年插队于里下河水乡的第一天。刚刚才走到生产队的边缘,便在一个河埂上,便见到了一架与老电影《柳堡的故事》里一模一样的,咿咿呀呀转着的风力水车!
在电影之中见到它时,配着美妙悦耳的缠绵情歌,洋溢着杏花春雨般的诗情画意,让人无比神往!
但也觉它离我们无比遥远!
不曾想到今日里,竟身临其境!
而且这亲眼看,亲手摸时的感觉。与看电影相比更加震撼,更加妙不可言!
听乡民说才知道,柳堡离我插队的地方并不远,一东一西俱在高宝湖畔。
当下,猛然一睹其突兀矗立在广袤原野上的曼妙身姿,感觉与电影之中大是不同!
那镜头恰如万绿丛中突见一点大红,叫人惊艳不迭!
真的是不可多得地绝妙奇景,极具水乡地域特色,极富乡野田园之趣!让人情不自禁的浮想联翩!
顿时,《九九艳阳天》那优美动听的曲调似在我耳边响起:风车呀风车伊呀呀地唱呀,小哥哥为什么呀不开言……
踏着我心中的歌声,来到近前。
看着那缓缓转动的风帆带动着转轴,转轴带动卧轮,卧轮又带动翻板龙骨的轴,下面河塘里的水就跟着龙骨翻板一道道泛着白浪上来了。
上来后落入一个古旧的,长满青苔的砖砌圆形水池里,然后顺着池边的一条水渠俏皮地打着旋,欢快地流向田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童话般的奇景,极大的震撼了我这个城里长大的十七岁少年!
让我兴奋的云里雾里“不知何处是他乡”了。
手舞足蹈,晕乎乎的围着它转了半天,听着那吱呀吱呀的水车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似闻九天韶乐! 如听天籁之音!
是啊,见过风车的人,谁不说它本身就是一首千年流传,久远古老的歌谣!
望着它,再看看周围一绿如毯的田畴,天边飘来四个大字:桃源仙境!
流连往返,沉醉许久,才依依不舍的离去。
走了好远,仍觉余兴未尽,又扭头远远地回望。
而此际以漠漠长天为背景,茫茫大地为衬托,再看着那依然兀自立在高高河埂上的它時,却又是一番别样感觉在心头:
这无需谁看管,不用人过问的古老风车,集中了多少前人的智慧,它身裹唐风宋韵,胸涵沧海桑田。
如同不食人间烟火,仙风道骨无欲无求的巨人般,孤独地站立在田野上,永不言疲倦,唯知勤勤恳恳,常年累月默默的转啊,转啊……
亘古以来它就这般模样屹立沧凉大地,伴随着时光流转,落寞地走到今天。
满腔兴奋未退,忽添莫名惆怅!心情变得很是微妙:非甜非酸,既甜又酸,夹杂着些许苦涩。真的是:此情难言表,不在五味中!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光阴轮转,时过境迁!
而今,乡下几多古老的器具,包括这风车,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了博物馆。
当年风华正茂,青春焕发的我们,也都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成了老公公老婆婆,青春不再!
这风车如有灵,定当和我们一样。忆起当年,也有那么点不可名状的淡淡忧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