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这是一篇2017年春节的旧文。今年过年不回老家,怀念家乡美食。我以这篇旧文支持“美食天下”圈子征文。
高大上的网络图片版卷卷儿
自家版的卷卷儿
“今天中午的饭怎么还没好?”时间指向十二点半,怀着孕的大肚子的我疑惑的从床上爬起身,艰难的往外看了看。“平时这个时间点儿早开饭啦。”
“吃饭啦。”公公婆婆叫我。
我走到厨房,看见盆子里放着炸的高高的金灿灿的一摞摞“卷卷儿”,酷似一根根油条,外面是豆皮裹上蛋清淀粉炸成金黄色的模样,里面是鲜嫩的肉馅。乍一看有些“金包银”的感觉,寓意似乎很是美好。要不是去年春节在老公老家吃过,我还真不确定这是什么东西。
“这卷卷儿是从老家带过来的?”我满腹疑问,家里貌似没见有这东西呀,也没见公婆从老家带这东西过来。
“我们那边的规矩,阴历二十八要炸卷卷儿。这不,今天忙了一早上,在炸这东西呢。不然早就开饭了。”公公婆婆说道。
“我还以为都是市场里做好了买来的呢。”
“哪里,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会做,过年都要做的,自家做的味道才好。”
……
吃完饭,我兴趣盎然的上网百度了一番,不期还真有关于卷卷儿的介绍。老公的家乡是唐朝庐陵王李显的流放之地十堰房县。几乎在那周边的所有美食,都与这个曾被流放的帝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大街上卖三合汤(牛肉、粉丝、饺子三样美食合起来做的汤,为十堰原郧阳府美食。)的小店,会挂着牌子信誓旦旦的昭告李显曾吃了三合汤赞不绝口云云。再如,李显贬谪之时在陵州府(房县原称房陵)品尝当地的糯米酒很喜欢,后来特意将糯米酒带回长安,于是有了房县“黄酒”的得名。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似乎所有的东西,沾了“皇家”二字,才显得分外的喜庆和尊贵。
卷卷儿也没落了俗套。它原是春卷的一种,相传系李显流放时从长安带来的皇家普通美食,既有北方菜的特点,又透露出皇家的高贵气息和美好寓意。每逢年节,房县人民都要炮制一道卷卷儿,或炸或佐汤,放在宴席中央,以示吉庆。
没有细问公公婆婆,卷卷儿的来历是不是真如网上所说,与“皇家”相关。自家做的卷卷儿,远没有网络图片上那斜刀切卷的精致,切面露出的肉馅看不到图片上红红的胡萝卜丁配绿色的蔬菜那般的艳丽,自然更没有精心雕刻的胡萝卜花与之相配。甚至油温渐冷,卷卷儿原本金黄酥脆的外壳也变成了缺乏弹性的微微泛白的色泽。即使当真是出自“名门”的高贵,到如今,也只是一副“铅华洗尽”反璞归真的样貌。
居家的做法虽然给人一种山野之地的粗犷,可是却绝对没有一丝一毫的漫不经心和怠慢。大清早去菜场买的上好的五花肉、细细的剁成肉馅,精心的拌上葱、姜、盐、芜菜、胡椒等各色佐料调味,再裹上豆皮,用淀粉蛋清上好浆,然后控制油温慢慢的油炸,一做就要耗费好几个钟头。如果想要滋味好,取材要精、肉要剁的够细、浆要上的恰到好处、炸的要够酥脆,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马虎不得,考究的是细心、功力,更是年节时刻对家人满满的爱意和祝福。需要吃时,只待将炸好的卷卷儿切成小段,就地取材找找冰箱里有什么现成的东西,哪怕顺手放上几块切好的西红柿、一把时鲜的蔬菜做成汤,不需太多的调料,红的红、黄的黄、绿的绿,就成了民间的一道让人胃口大开、色泽鲜艳、油而不腻、营养丰富又做法方便的至味。
一丝不苟的调馅儿、小心翼翼的拿捏火候,这一道看似简简单单的家家户户腊月二十八都会做的卷卷儿,倾注了多少户人家的耐心和细致,才变成了过年那一道居中而放的靓汤!
前几天读台湾美食家蔡澜写的《暖食:质朴的味道,家的味道》,第一篇《百种人,百样米》提及各地的炒饭,说起绝佳的炒饭,用米有讲究,用油有门道,配菜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各地的炒饭的做法和要求林林总总、也绝不重样。但书打头的蔡澜自己写的序中的一句推翻了所有:“最好,当然是妈妈烧的。”不禁莞尔。美食家也和我们普通人是一样一样的。原来,再好吃的美食,也赛不过妈妈的“独门秘方”和妈妈的“味道”。
那一道充满年味的卷卷儿,那一道自家妈妈做的家乡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