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论语》
系统正见:《习 主席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家道传承》《师道人生三》。
发心:做一名基本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
正见:正己化人。
感悟:
我是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平时最害怕的就是唱歌,但却很喜欢汪锋的《怒放的生命》,歌词如下: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
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
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
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
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喜欢这首歌的原因还在于它的歌词,歌词中充满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一种不甘平凡,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斗志,一种不向世俗低头的高洁。因此,每一次听这首歌,都感到心潮澎湃,仿佛自己浑身也充满了力量。
现在正是万物生发的春天,每天都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怒发,这怒放的生命在校园中:
校园的东面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它的长度足够长,从北到南几乎贯穿整个校园。花坛里只种了一种植物——竹子。据说为了节省学校的经费,这些竹子不是买来的,而是学校的男老师们驱车几十公里从山沟的野竹林里挖来的。只在刚栽上时浇过几次水,后来再没有打理过。去年冬天,已萧条得快看不见竹子的影子了,大家都开玩笑说:这不花钱的竹子怕是养不活了。但谁曾想到,几场春雨过后,那满畦的竹子竟像满血复活了一般焕发了勃勃生机。竹竿墨绿,竹叶翠绿,竹笋嫩绿。特别是那竹笋,一夜之间钻出黑黝黝的泥土,一支支如利箭般直插蓝天。用自己的怒发显示着生命的活力,难怪古人会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说。
校园的中间种了六棵樱花树,把校园一分为二。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就是校园最美的时候,那怒放的樱花为朴素的农村学校增添了几分妩媚。星期六早上从樱花下走过,发现樱花树只是开满了羞答答的花骨朵,心想:要想完全开放,大概还得三四天吧。谁知今天早上一看,竟然满树灿烂,樱花沐着阳光绚丽无比,微风拂过,那一朵朵花儿上仿佛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校园的树啊。
今天大集合,所有的学生都穿了校服,系上了红领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让人感受到儿童应该有的蓬勃活力。检查星期天作业,只有一两个学生没有做,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不是学生们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美好而不舍得浪费了呢?
再放眼田野,青的麦苗,黄的油菜,果园的花,流动的河,哪一个不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绽放着精彩?大自然里的一切用它的怒放向我们揭示着宇宙的规律,展示着生命的美好: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我想:我是不是也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怒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