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山水湾”

      以前每次去往乡镇学校回来,心里总有些拔凉、拔凉,很沉重。特别是看到随着城镇化进程,学生一年一年减少,老师的老年化严重,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了解不多,学生一双双童稚又茫然的目光,看到校长的心有余力不足,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为自己“无能为力”而心疼。

      2022年秋季开学结合我市中小学生人数统计,学前和义教阶段,农村学生65080人和城区学生60696人,占比近51:49,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一直以来,我在思考:农村学校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作为校长、作为普通教师我们应该力所能及的做点什么?结合“双减”政策的实施,农村学校能否重新焕发“青春活力”?什么是撬动农村教育“活力”的新支点、新杠杆?

      在一次近距离接触阎河“山水湾小学”后似乎心中又有了一些答案。

      9月14日下午5点,三五好友随性来到离城较近的“山水湾小学”又名“李贽小学”。学校不大,目前仅有学生110余人,有7个教学班(2个幼儿班),共有教职工20人,专任教师17人,小学部开设1-5年级5个班,三四五年级学生寄宿学校,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小学。


    文化“有特色”

       学校位于阎河镇东北2公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依山傍水环境清优,东临翠山,西接秀水,交通便利,周围绿树成荫,美如其名: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记得住乡贤---李贽。

       学校充分挖掘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泰州学派一代宗师李贽曾在麻城阎河龙潭湖芝佛院定居讲学,著书立说15年之久,完成了《藏书》、《焚书》、《说书》《观音问》四篇巨著。为了弘扬李贽思想,学校秉承“学贵有疑,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师生同友”的办学理念,在师生中提倡“为学贵在有疑”的思想,用怀疑的精神,去大胆质疑、辩难、破疑;弘扬“独学难成,唯友为益”“师即友,友即师”的思想。让老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与生说、与生戏、与生乐、与生悲,和学生打成一片。

       学校的一居一室,无不传承“李贽文化”:学校食堂“知福堂”,与李贽讲学的“芝佛堂”谐音,让学生既了解李贽,又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知恩、感恩;幼儿园取名“童心园”,是为了让李贽的“童心说”在学校生根发芽;教学楼取名“龙湖楼”,是因为李贽在钓鱼台的龙潭湖讲学十六年;学校周围山清水秀,是学习、生活的好地方,故学生宿舍命名为“山水居”。


    课后服务“接地气”

       我们到达时正是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学校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正带孩子们在“露天舞蹈室”练基本功,有模有样,学校80%的男生正在3个老师的带领下打乒乓球。绘画室的孩子聚精会神,全校80多名学生人人参加,此时似乎我看到了乡村孩子应有的模样......

      校长介绍,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启动“5+2”模式。学校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根据学校教师的特长,积极开展课后服务,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课后服务分为作业辅导服务和技能素养服务。

     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后服务是作业辅导,学校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弹性化分层作业,对学习困难学生做到面批讲解,答疑解惑,尽量不让作业带回家。第二节是技能素养拓展,根据学校教师的特长,设置课后服务课程有:美术手工、舞蹈、器乐、电脑、写字课、篮球、乒乓球等。舞蹈教师林洁、幼儿园园长、北京舞蹈学院本科毕业生;音乐、器乐陈老师,武汉音乐学院本科毕业生;美术朱老师,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毕业;电脑课杨主任,我们阎河教师中的电脑高手;手工熊老师,三河的姑娘,擅长、精通手工制作、剪纸、年画等。这些课程都成为“山水湾小学”课后服务的特色课程。通过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学生会跳舞了,会唱歌吹竖笛,做手工,绘画水平长进很快。学校课后服务奏响“乡村”教育的最强音。

    

 

   






    校长“有情怀”

       校长熊全林浓眉大眼,帅小伙一枚,一看就是实在的教育人,四十多岁的人听到我们的夸奖还有一些羞涩、腼腆、不好意思。熊校长2021年2月份受中心学校的委派到这里任校长的,一年多来,在中心学校的领导下,他带领全体教师转变了思想观念端正了工作作风,认真践行“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争当教育先锋”的精神,弘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育人思想,唱响“校园之星”主旋律,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克艰难、逆流而上、顺势而为;做新学校,做强教师,做活课堂,做优特色,做美学生,做亮口碑,凝心聚力为学校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说实话、做实事、踏实步,砥砺前行,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家长好评。我再一次相信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


   教师“乐奉献”

     学校17位教师,平均年龄50岁以上,大部分都白发苍苍,但眼里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学校虽然条件艰苦,但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平凡朴实的三尺讲台,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老师们坚持每周周日下午返校,周五下午回家。即将退休的的阳盛如老师在大山深处工作已有42年了,他甘于清苦淡泊名利,爱生如子,深受家长和学生爱戴。年轻教师林洁多次放弃考试进城机会,甘于与大山为伍,绿水为伴。记得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过一句话:“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山水湾小学”的每一位老师都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山水湾小学”这种世外桃源般的教育美好与宁静,带给我们一种行进的动力,带给我们一种使命与责任,我们要将这种美好传递给更多的学校、老师,愿我们的乡村教育越来越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