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提要
关键概念: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核心问题:人是如何解决内心的本能欲望与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的?
从今天这一讲起,就进入《心理学基础30讲》的第二模块了。在第一个模块,我跟你分享了我们人的思维模式存在的三大问题,以及心理学的四个公理。第一个模块的目的,是为你搭建了一个心理学的基本骨架。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往里面注入血肉和灵魂,让心理学助力你成为 “最强大脑”!在第二模块里,我会用7讲的时间,帮你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我”。
潜意识:关注你内心的冲突
从有文明开始,人就自封是上帝的宠儿,万物之灵。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上有3次文明启蒙,对我们人的尊严产生了重大的打击,让人类开始对自己有了真实的认知。
第一次打击,是伽利略提出的日心学说。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所生活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面对这一次打击,人类自我安慰道,“没有关系,虽然我们居住的,只是宇宙的一角,但至少,我们人类是上帝创造出来的”。
但是达尔文说,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我们其实是从猴子进化而来。这是对人类尊严的第二次打击。这时,人类自我安慰道,“没有关系,虽然我们的身体和猴子一样,但是我们还有高贵的灵魂,有道德和理想”。
很不幸,这时弗洛伊德对人类的尊严实施了第三次打击。他说,人类其实和动物一样,心中充满了野蛮的、兽性的、肮脏的想法,我们的道德、理想和高贵的灵魂其实只是掩盖这些兽性想法的伪装。那这些兽性想法存储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弗洛伊德把我们的意识比作是一个探照灯,照亮的地方,是我们能感知的地方;而心灵中的黑暗处,才是我们的本性。这个地方,弗洛伊德就称为潜意识。潜在水面之下,伏于黑暗之中。
基于这个假设,弗洛伊德提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叫本我,第二个叫自我,第三个叫超我。这三者有什么关系呢?听了下面这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一个人看见有个姑娘非常漂亮,那么他的本我就会说,“我要和这个女孩上床”。这里,本我代表的是我们的动物本性。而超我就会说,“不行,你这个流氓,你不能这么干”。这里,超我就是代表着文明、道德约束和社会规范。当本我和超我发生冲突时,自我就会跳出来说:“不用吵,你可以去追那个女孩,把她娶了,这样你就能和她上床了”。本我和超我之间,是兽性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自我,就不得不随时随地来解决这种冲突。
解决兽性与文明冲突的防御机制
解决冲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本我压制住。把那些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观点或者糟糕的想法,都深深地关起来,不让这些想法表达出来,不让它们进入到我们的意识当中。这就是我们使用的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防御机制:压制。
但是你要知道,压制就像大坝拦水一样,如果不开闸泄洪,那么水位就会越来越高,最后,水终将会从大坝上溢出,甚至会冲垮大坝。所以,在压制这个防御机制不能解决冲突的时候,我们发展出了五种疏导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分别是取代、升华、反向形成、投射和合理化。
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别急,下面我就通过一些场景,来为你一一解释。
第一个是取代, 顾名思义,就是用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行为来取代不好的行为。
比如说我们常看到一些人喜欢啃自己的手指头。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这可能是因为对母亲乳房的依恋。所以,这些人就用啃指头的方式来代替吮吸乳汁的过程。
第二个是升华,就是把不好的行为转换成一种获得大家尊重的行为。
比如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是不被我们现代文明社会所接纳的,但是,他可以把攻击行为转换成社会赞赏的商业竞争行为,最后成为一个大家赞赏的商业成功人士、霸道总裁。
另一个例子是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弗洛伊德说,达·芬奇很小就和母亲分开了,所以有很强的恋母情结;在成年之后,达·芬奇就把他对母亲的依恋,升华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画出了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
第三种是反向形成,即一种行为或者态度不被社会所接受时,为了避免别人看出,于是这些人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
心理学家对反同性恋人士的调查发现,那些极端反同性恋的,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同性恋——这就是反向形成。
第四种方式是投射,就是将自己具有的,但是社会不接受或者反对的特质,投射到别人的身上去,认为别人而不是自己具有这种特质。
一个小气的人,通常会认为别人小气;一个挑剔的人,会认为别人挑剔。
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化,就是为自己错误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
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父亲殴打小孩时,他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说自己是为了小孩的健康成长,在管教小孩。
从压制到取代、升华、反向形成、投射和合理化,这六种方式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的防御机制。
而这些防御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本我和超我,也就是潜意识里存在的动物性想法和我们文明之间的种种冲突。
精神分析法:让潜意识自由表达
但是,在一些时候,当冲突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越积越多的时候,就会导致人出现各类精神疾病。所以,弗洛伊德也相应地提出了一套治疗精神疾病的理论和技术,叫做精神分析法。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精神分析法到今天依然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流方法之一。精神分析法的核心,就是要找到冲突的根源。所以,弗洛伊德发明了一系列工具去让人主动把潜意识表达出来。比如自由联想,就是给你一个词,像土豆,然后让你不要思考,快速地说出听了“土豆”以后,第一个进入你脑海的词是什么。弗洛伊德试图从这些自由联想出来的词当中,去寻找潜意识的蛛丝马迹。
另一个精神分析法常用的工具就是解释梦境。弗洛伊德认为,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对潜意识的压制就会小很多。于是,我们那些在白天被压制的动物性想法会披上各种各样的伪装,变成一些稀奇古怪的梦。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对梦的解析,就能揭示我们潜意识的秘密。
直指人心:叩问黑暗之处的人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解释,其实是有些片面和极端的。我们的潜意识并非都是兽性的和肮脏的。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潜意识是中性的,无所谓好与坏。所以,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越来越弱,逐渐被认知的无意识理论所取代。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很深远。可以说,不懂精神分析,就不懂现代艺术。
今日得到
好了,我们回顾一下。在这一讲中,我跟你分享了弗洛伊德对于自我的剖析。
他认为人的自我分为超我、自我、本我。其中的本我,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潜意识,是人的“兽性”所在。
我还为你介绍了我们人处理潜意识的防御机制:压制,和五种疏导的方式,以及弗洛伊德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精神分析法。
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讲,是过时的,但是,弗洛伊德的重要性在于,他是第一个让我们直视我们内心的黑暗的心理学家。
他像在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划开了我们在过去几千年来回避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我们看似平静的人性之下,其实是暗流涌动、瞬息万变的。
动机与欲望、冲突与困扰,才构成了我们真正的人性。
划重点
1、弗洛伊德认为,人有超我、自我、本我,其中本我就是“潜意识”,是“兽性”所在。
2、人类用五种方式疏导潜意识:
(1)取代,用可接受的行为取代不好的行为。
(2)升华,把不好的行为转换成大家尊重的行为。
(3)反向形成,当发现自己的某些特质不被社会接受,不愿被看出来,走到另一个极端。
(4)投射,将自己具有的、不被认可的特质,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有这种特质。
(5)合理化,为自己错误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
课后思考
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你能否分析出这个场景下,你的本我和超我分别表达了哪种需求?
创业的时候,每年都要出新品。而出新品,就意味着要根据新品的工艺来划分制作流程、定每个流程的工价……每当这时,工人就磨洋工、各工序就挑肥拣瘦——总想把有难度的工作内容,转嫁给他们的上工序或下工序。
遇到这样的时候,本我的反应是:心里恨得牙痒痒。内心的对话是,这一帮见利忘义和自私自利的家伙,素质这2个字之于他们都是亵渎。
但超我又给自己说:这个情况很正常。因为对于生活在社会低层的民工来说,他们有这种心态和言行是正常的,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自我保护,毕竟他们穷怕了,也争惯了。理解万岁。
于是,自我就跑出来协调。既然需要他们创造价值,既然他们是我工厂的人力资源,那么在这个时候就抛弃对他们人品的评价,忽略他们这些劣根性,用科学方法、以及对双方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来划分工序、核定工价——找到双方的平衡点,参考行业标准,参考非新品的工序与价格,分解流程中的每个动作并设定表格套模板核算。工人的惯性思维是凭感觉,而我就用数字思维,直观地让工人看到我的分析思路——设计表格/模板+将每个动作最小化的分析,都能让工人心服口服,最终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