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鲁艳锋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解读及教学设计(简案)

像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这类散文,并不是“平面”的结构,而是三个层次性的“立体”结构。

其表层是由感性意象的连续性组成。如果仅凭“整体感知”,所察觉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平面,基本只能得出史铁生在本文中刻画了一个身患重病却无暇顾及自己、一心都扑在因双腿瘫痪而痛不欲生的爱子身上、最终因病去世的母亲形象(只是平面)。

这并不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文章的动人之处,更在于作者从容、精致、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对这个一生艰难、却无怨无悔的生母的伟大精神品质的发现过程。

表层意象的感染力,是有其深层情感决定的。

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对母爱的不领情、反感;(断然拒绝去看花)

第二个层次:对母爱的理解、同情、领悟(母亲去世,幡然醒悟,理解了母亲艰难的一生的艰难,这是意脉的转折点);

第三个层次:(借花喻人,借景抒情)对母爱的感动、敬意与赞美。(妹妹推我去看菊花,对花的感悟:是新生活开始的象征。至此,意脉达到高潮。作者历经“双腿瘫痪”和“母亲去世”两次事故,人生的两个转折点。在失去中学会了坚强,经历即财富。这是文章蕴含的智性。意脉转化的条件:慈母的去世。我的坚强,是深受母亲坚强的影响的!这是母爱的效果!)

第七段,“又是秋天”,点题,“又”照应第三至第六段所写内容。此段是文章第三次写“看花”(看花的是我,推我的却不是母亲,而是妹妹)。“黄色的花……”此段写花的句子,属于景物描写,从情调的性质上来说,与前文深沉的情调不太相当。而这是文章意脉的高潮。对花的描写,整个是亢奋的情绪,明朗的意境,即明朗的心境。这里,对花的形容和渲染(文章仅此一段有的形容、渲染),超越了花本身的内涵,是作者新生活开始的象征。里面隐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是文章意境的升华。

到此,文章意脉发生对转:由之前对母爱的不领情、反感转化为对母爱的理解、感激何深深的敬意。

  对深层意脉分析到此,可以说大致理解了这篇文章的精神。然而,停留在这里是不够的。

    文学意脉还不是最深的层次,最深邃的层次是文学形式风格。(待续)

教学设计:

方案一:抓住关键句设计问题

1.文中作者反复说“要好好儿活”,史铁生“好好活”了吗?请你选择课文内容和组合课文文句来加以阐释。

2.面对儿子(史铁生)不好好活,母亲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

方案二:抓住文章标题设计问题:

秋天的怀念,审视这个标题,中心词是“怀念”,作者要怀念什么?为什么要怀念?结果怎样?

方案三:

第一,文脉把握

第二,欣赏“看花”

第三,品味细节

方案四:

说事;品情(抓细节);赏景(菊花);析意(抓关键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