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好这个题材,选取三代人(外婆、妈、我)的婚姻来写,因为以我区区几年的婚姻生活(太单薄了)很难得出普适性的道理,说是三代人但又不单是三代人个体的婚姻,每一个个体都代表同时代多数人的婚姻处境。
1
40+三代同堂干得了农活上得了灶房
今年是外婆离开我们的第10年,送外婆走的时候,我写了悼词,通过写悼词的机会,我才知道外婆出生于1942年,生命定格在70岁。
1986年我来到人间,我妈是家中老大,44岁外婆有了(外)孙子,等我到了44岁,家宝们才14岁,初中还没毕业。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43岁的刘洋第二次启航太空之旅。在6月4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刘洋表示:非常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人生出彩、梦想成真、与时代共同成长进步的机会!
她说得非常正确,一个人的命运除了自己的奋斗,还跟大时代的背景息息相关。40+三代同堂,这是大多数5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的真实写照,时代的特色在他们身上留下清晰的印迹。
外婆在自己的婚姻里生养三个孩子,儿女成家后帮着照看孙子,做饭、洗衣、扫地、养育孩子刻在女性的肌肉记忆里,是一个当家女性的本职工作。
外婆勤劳、朴素、善良一生,干农活一把好手,离家很远位于山腰的地、河里的田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家务活更不在话下,外婆在世时,外公没做过饭,没洗过碗,女主内的活男性不会分担,但是男主外的活少不了的女性的加入。
外婆的婚姻处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代表一个家庭的发言由家主男性表态,女性不仅围着灶头转,维持一家人生计的农活也在参与。
外婆经历着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但是她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妈是她唯一的女儿,我们家是她三个子女家底最薄的,在最艰难的那几年,外婆帮扶我们家,有劳力上的付出,有物质上的支援,不像同时代的农村妇女固守嫁出去的女命运由婆家担着的僵化思想。
在孙辈中,外孙和孙子也是同样疼爱,在外婆的给予中我感受到她细腻和深长的爱!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想外孙不如抱草墩”这是乡下人最爱唠叨的俗语,想到她对我妈(长女)的爱,对我和妹妹两个外孙的爱,“你需要我就出现,你未曾想到我已替你考虑周全。”不计回报的爱,这是一个人最大的底色——善良!
2
男女平等 走出乡村 务工养家
说起我妈的婚姻,外婆是离不开的人物,这段婚姻有外婆的坚持——离娘家近。我爸人才还不错,五官分明,身高更是加分项,在乡下178cm的个子不多见。多种因素叠加,这段姻缘在1984年尘埃落定。
我妈个性很强,这种强体现在持家上,能背能挑,除了不会耕田犁地,其他的农活都难不了她,练就一身本领,能自己做到的,绝不麻烦别人!
小时候我最烦我妈,明明早饭煮好了,她偏要背上一背谷子去打米,虽然她说你们先吃,但我很讨厌她这种行为。
我妈懒得给我解释,打米回来,她开始自夸,这天不好,要下雨,这米打得好,缸里米不多了。
我爸一直都在务工,没有哪一年是完整呆在家里的。我妈能背能挑,背在农村很常见,挑水的女性难找,因为我爸常年在外,男性劳力缺位,我妈在婆家练出来了。
我妈在娘家,年幼时出门就是水井,用水就提一桶水,后来外婆们搬到另一处,屋后就是水井,用水也是极方便。
小学除了有一年我妈离开我们去了广东,后来初中和高中都间断出去,大学一直在外。爸妈在外务工的那些年,春节都不回家。我和妹妹对于家人团圆的意识比较模糊,我时常想,是不是我们缺失了这些温馨的家人团聚时光,所以成年后的我们才如此倔强,只在有事的时候联系下。
因为不会耕地犁田,我家的土地有的是外公帮我们,有的是我们家换工换来的,比如相邻的土地,提前帮他人做活,乡里乡亲大家也明白,耕地犁田的时候就顺带捎上了。
记忆中有一次,我妈看到我同学家在插秧,我妈让我赶紧去帮别人插秧,我知道她又希望别人帮我们耕田了,我就这样去给同学家插秧,当然也不是白干活,老家人都很热情,干了活饭点的时候在主人家吃一顿可口饭菜。
我妈常说一个人幸福的标准:幼年有好父母,中年有好伴侣(伴侣这个词不是她说的,我转化成书面语),老年有好子女。
别看我妈好强一生,在衡量幸福的言论上却过分突出外在因素,突出他人的作用,幼年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只能默默接受),但成年后的事情,对个体来说有太多选择,我们不应该把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
父母的婚姻幸福吗?我不确定。很多夫妻在情绪上头把那个词当成口头禅,只拿出来说,说明还会继续过下去,如果真的不想过了,哪有闲情费劲地说来说去。
3
职场家庭 平淡相守 自我雕刻
我和先生相识的时候,那年我28岁。我一直固执地以为毕业后(我这么以为是因为学生时代,我没有被人喜欢过),工作落实了,再谈朋友结婚,这才是我要走的人生。
大学里的我很平常普通,大四课程结束的那阵,忙着找工作,找工作急切的心情只有我自己清楚,急切的程度可以从我没参加毕业典礼窥见,我错过了现场领取校级三好证书的人生“高光时刻”。
和先生处朋友的时候眼里全身他的好,婚后的状态是偶尔觉得这个人好,不好是常态,但还在忍受范围。
我们闹得最凶的一次,我说他一文不值,他丝毫不留情面,说我也就这样了,一副看透人间的样子。下了最狠的心,坚决不搭话,但现实却是有很多事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冷静下来,这个人还有让人不舍的地方。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离婚续集事件,当事人之一给出了离婚线,一场婚姻走到解散,在这之前有无数次的危机,如果裂痕越来越大,婚姻终将支离破碎,最终各自安好。
婚姻里我更理解女性的不易,只要她没有道德和人品上的过错,夫妻发生矛盾,在立场上我会倾斜女性。
生娃后女性的心态会发生很大变化,最放不下的是娃,即使自家孩子不那么起眼,也会偏向自家小孩,倾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舒适的生活。
孕育生命,给女性不仅带来了身份的变化,同时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改变,女性在心灵上都很难回到成为母亲前的自由状态,不论身在何方,心里都有深深的牵挂。
产后肥胖跟了我3年,2020年接触了健康管理知识,猛然惊醒,不能再这样臃肿下去,实践起来非常缓慢,直到今年才略见成效。
二度飞天时的王亚平和刘洋都成了母亲,时隔8年或10年的公开亮相,状态依然很棒,产后发福在她们身上没有痕迹,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超强的学习能力,成为妈妈后的她们再度起航,和男性一同出征太空。
看到王亚平和刘洋再次亮相的状态,我知道这对一个产后妈妈来说非常不易,其一自我身体的恢复,其二喂养小孩的精力,其三要尽快回到场地训练,光凭大脑一阵空想,我都觉得太难了!
4
关于婚姻的一点思考
外婆们家有块地在很高的山上,我读初中外婆带我去干活,我才知道这块地承载了深深地思念。我跟外婆干活,是因为我爸妈都在外务工,放假的日子我就住外婆这里。外婆说这块地能看到你们家,我顺着外婆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了,初中时我的视力很好(裸视5.0)。
外婆说我妈刚嫁过去的那几年,她在这地干活,都会看下我们家,她说怕我妈不习惯,远远地看到妈在房前活动,她就放心了。
外婆在妈的婚姻上,把离娘家近作为考虑因素,是因为她成年后的家离娘家远。乡下交通不方便,年轻时走路一个多小时就能看到亲人,后来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回去的次数明显减少。
有一次在外工作的舅爷回家,路过外婆家,先上来和外婆打招呼,我正好在外婆家。和舅爷道别后,外婆边说边哭起来:兄弟那么远,一年回去看老人的次数比她还多,自己这么近,不应该!
上篇写了《中华孝道》这首歌,听着歌词,联想到生命中血缘关系的人,我会抑制不住情绪,泪水在眼角滑落… …
多年后的我也会成为别人的外婆,我当然愿意在我的晚年照看我的外孙,只要孩子们需要,我会守在大后方,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分担。
如果说人生有遗憾事,于我多希望外婆还活着,能看到她曾经带过的孙有了后代。
最后,关于婚姻的建议,以我浅薄的人生经历,个人能给出以下三点(当然不成熟也不完善,欢迎留言补充)。
1.远离妈宝男。妈宝男的问题不仅在这个长不大的男人身上,还有他的双亲也有很大缺陷,这样的家庭下成长的孩子永远无法独立面对自己的小家庭,更重要的是公婆会永远把媳妇视作外人。
2.相信自己的判断。每个人对于爱情都有自己的勾勒,你不能接受的点,不论那个人对你有多好,或是他帅出了太阳系,只要他身上有你无法接受的点,把他从记忆中抹掉。
3.最重要的一点,随时保持学习。提升自己,气质永远在线,不论单身还是婚后你都能感到生命之于个体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