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你的大脑在“自动驾驶”的模式下的大脑活动。
请看图,你几乎很快的就能判断出来,这个人年龄很大了,头发是银白色的,,他还在冲你笑。
你得出的这些结论都是自然而然的
完全不需要费任何精力
这就是快思考
接着来
34*28
你虽然也可以看出来这是一道数学题,并且如果有笔的话,你也可以按部就班地把它算出来。
这是刻意的,并且努力地有序计算。
你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了。
这就是慢思考。
著名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和查德·韦斯特将这两种思考方式分别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
两个系统的运作区别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的,不需要费脑力的,完全自主的。运用对象是那些已经形成心理表征的事物。
系统2的运行是需要专注的,需要消耗大量的大脑能量的。如复杂的运算,新手学开车(形成心理表征成为老司机之后就由系统1负责)。
系统1主要负责的是粗略的预估。
如:
两个物体哪个离我更近?
那支笔是什么颜色?
系统2的运作则是运用精密逻辑,必须集中注意力,一旦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
如:
我写这篇文章用了几个“的”
填写试卷
在这些例子中没有哪个事情是水到渠成的,必须集中注意力,精密运算。
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很少有人能够做一整天的试卷。
那么保持大脑高效运行的关键在于把稀缺的注意力充分利用起来,学会切换系统1和系统2,即做一会试题,休息一会,在紧张与轻松间来回切换。
系统1的欺骗性
请看下面这幅图
我们所看到的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两条长短不一的线,下面这条比上面这条长,并且两个箭头方向不一,我们很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如果我们见过这幅图,你就会知道其实两条线是等长的。
不信你拿尺子量一下,一旦你测量了之后,你的系统2就发挥作用了,形成了一个新的观念:这两条线是等长的。
要消除这种错觉,有时你必须怀疑自己的感觉。
不是所有的错觉都是在视觉上,还有在思维方面的。
当某人向你表白的时候,说他很快的就发现你和他之前谈的多么多么的不一样。你能够感同身受,可以充分地理解他,并且在遇见你之前从未想过与任何一个人共度余生。
碰到这种人,尽快远离他,多半是有神经病,与一个有过数十次恋爱失败的经历的人交往是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碰到这种认知错觉,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学会区别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
写在最后
系统1和系统2并非真实存在的,像经纬线之于地球一样。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命名,以便更好地研究大脑的思维模式。
希望大家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对我们大脑的思考有个简单的了解。
欢迎大家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