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了,我照例打电话给同学桃子,和她相约一起去健身。电话里的她声音柔柔的、绵绵的,像唱歌一样。
桃子上初中时,就和男女同学相处很融洽。同学们都喜欢和她交往。她的脸上每天都带着如马蹄莲般绽放的微笑。
桃子本性善良,个性亲和,拥有高度的情商。与她相处,氛围非常好,令人感觉如沐春风。
我从没见她怨天尤人、批这批那过,她总是用欣赏的目光看待他人和自己。她对待生活和自己从不苟且,就像向日葵,朝着阳光努力生长,充满了积极的力量。
桃子说“埋怨的情绪会吸走人的快乐,吸走人的人缘,吸走人的自信,吸走人的动力,不但得不到原本没有的,还会让原来所有的也渐渐被逝去。埋怨,是心灵的癌症,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为什么要成为这种人啊!”
桃子技校毕业后,进了一家国营工厂,她的活泼、开朗像磁石一般,吸引了一大批男女同事。有几个男同事向她发起了追求的攻势。
桃子泰然自若、气定神闲,照常上班、下班,帮父母料理家务。她不接受男同事的约会,也不对他们冷若冰霜。
初中毕业二十多年了,同学们都早已为人父母,唯独桃子待字闺中。她为什么不愿结婚,这是她的私事,旁人不好过问。
但是她依然活得安静和从容。她的生活还是那么丰富多彩,她上班、健身,和同学、朋友去踏青、野炊,去商场买衣服,在父母身边尽孝道。她努力做好当下,做内心中认为对、想做的事,她坚信只要心向阳光,便会春暖花开。
不相熟的人第一眼看见桃子,很难想象她已经有四十岁。她十年前是这个容颜,十年后还是这个容颜。她的身上依然保留少女的气质,清新脱俗。
台湾知名女作家吴淡如写过一篇文章,叫《有一种女人,嫁给谁都幸福》。我很喜欢其中一段话:
其实,你幸不幸福,和你的爸妈是否庇荫你,成长过程是否平顺,是不是拥有婚姻,是不是有孩子……未必有直接关系。
而和你的心、你的个性、你的相信,比较有关系。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谈到自己的故事:她刚从一段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她和丈夫结婚十年,未曾怀孕,是她的问题。公婆嫌弃她,丈夫鄙视她,说她是一只不能下蛋的母鸡。
她在婆家活得战战兢兢,对丈夫俯首帖耳,对公婆马首是瞻。她仍然得不到尊重,他们对她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后来结果很悲剧,丈夫有了外遇,把她一脚踢开。她离婚了。
有一年的时间,朋友躲在房子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吃饭点外卖。
窗帘拉得紧紧的,她怕阳光刺疼自己的双眼。她每天蓬头垢面、茶饭不思,她感觉自己活得好失败。别人都讨厌她、看不起她。
有一天她不经意地看到房间的镜子,她看到了一张憔悴不堪的脸,上面写满了怨恨、愤怒、委屈。这是从前那个笑靥如花、低眉顺眼的女人吗?这分明是一个怨妇!
朋友很喜欢看毕淑敏的文章,毕淑敏说过,人要去认识自己的长处,将它发扬广大,去接纳不可改变的东西。当你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时候,其实也就可以坦然面对世界。放下包袱,才可以轻装前进。
你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因为,幸福的人愿意在自己周围只看到幸福的人。——费尔巴哈。
朋友如醍醐灌顶,彻底醒悟。她如果不能好好善待自己,让心头的那盏灯照亮自己,温暖自己,那么这样的人生,只能是一次苦行。
她振作精神,找了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工作之余,看一场好看的电影,听一首绝美的音乐,读一本正能量的书,参加了一个插花培训班。
朋友终于走出了阴霾,勇敢地面对世俗。还收获了一份美满的爱情,男方不介意她不能生,愿意领养一个孩子。
演员徐静蕾用她几十年的生活教会了我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就是:女孩子的人生里,从来都没有应该不应该,只有我想要不想要。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习俗传承至今,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人如果不结婚,会被视为异类;女人如果不生育,便被称为不完整的女人。
但是有些女人,她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她活得理性、平和,她知道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她的内中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祥和。活在当下,用纯净的心过日子。“心若无恙,奈我其何”。
黄磊说过:“我所理解的幸福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活下去”。他热爱烹饪,为妻儿亲手做羹汤,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坚持做自己,不和别人攀比,寻到自己内心的那束光,朝着方向努力生长!不依赖任何人,不折磨自己的心灵,人生一样活得绚丽多姿、五光十色。
有一种女人,她嫁或不嫁,嫁给谁,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