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疗法,是所有临床心理学者入门必学之课程。
《个人形成论》是罗杰斯最畅销的著作,正是这本书让罗杰斯成了家喻户晓的心理学明星,也让他得以有自信和决心,脱离大学体制的管理,走上自己发展的道路。
本书共有11个章节,其中第678章是罗杰斯的同事写的。而其他章节则是罗杰斯亲自撰写。
前五章是写个别治疗的,分别阐述了五个问题,第一章:当时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发展。第二章当事人中心疗法中的咨询员应具备的态度,也就是理想的人格修养。第三章:治疗关系是如何被来访者体验的。第四章:治疗过程的变化特征。第五章:便民三个临床者经常可能会遇到的疑惑,疑情诊断和适用性。
第六章说的是游戏治疗。
第七章讲的是团体治疗罗杰斯在62岁之后,大部分时间用于在各地巡讲,举办各种工作坊,做团体治疗。
第八章其实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罗杰斯的这种团体管理风格让当时的芝加哥大学颇为头痛。这种管理风格起源于罗杰斯大学读书时期,当时有个教授就是这样管理他们一群学生的。这部分实践在罗杰斯晚年甚至扩展到了政治领域,为此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
第九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这部分的后续发展是他1969年的著作《自由学习:教育可以成为什么》的观点和1983年的著作《关于1980年代之后的自由学习》。
第十章讨论的是当事人中心理念在培训领域的经验,其实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不过是对成人的教育,尤其是对心理咨询员的培训。
第十一章是罗杰斯的元心理学理论。
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发展一个凝聚的、统一的自体,如果自体在人本主义式的被理解、被接纳的环境中。就可以健康发展,否则就会产生自体的异化,带来很多的困扰甚至灾难。
有人说,罗杰斯只知道治疗中产阶层的大学生,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在被虐待儿童帮助中心工作的罗杰斯面对的都是社会底层案例,极其困难,在临床中他逐渐受到了奥托兰克和卡伦霍妮等人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有些困难的案例让他发现,原来精神分析的解释有时候是不必要的。这就是罗杰斯后来临床思想的萌芽。真正优秀的临床工作者,其创新思想总是来自临床,尤其是临床困难个案和失败个案,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
第一,罗杰斯提出的治疗关系中的各种条件,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所有心理疗法的一致赞同,被认为是治疗的必备要素。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这些条件虽然是必要条件,但往往并非充分条件,而且这些条件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适用的人群主要是奥托科恩伯格所说的正常人格结构者和神经症性人格结构者。而不是边缘性人格结构和精神病性人格结构者,尤其不适用于后两者的早期治疗。
第二,罗杰斯尤其强调了咨询师的人格修养是来访者发生改变的环境。这一点一部分已经被纳入咨询师的伦理体系中定外一部分转换到了咨询师的自我关怀训练中。罗杰斯在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是它仅仅强调了咨询师要具备这些态度和人格特质。比如在此书中,他说咨询师在咨询中要让自己的知觉域仅仅呈现来访者的心理内容。但是咨询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有什么样的培训体系和方法帮助咨询师做到这一点吗?今天我们知道这是通过正念训练来培养纯粹观察能力达到的。可是60年前的罗杰斯显然对此不太明了。
三,罗杰斯对于治疗过程研究的开创性工作至今仍然影响深远。尤其是他使用q分类技术来研究治疗过程,已经成为治疗过程研究的经典范式。
四、当事人中心疗法在面世后也遭受到不少批评,比如有人认为他过于美化生活,对负性的心理内容视而不见。治疗师不表露自己的真实状态,只是个共情机器等,罗杰斯在世的时候就对这些批评有所回应和接受,所以后期其治疗风格有所改变。在阅读罗杰斯列举的案例时,要注意前后对照。
认知行为疗法之所以能够超过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就在于它吸收了这两个流派的精华。在认知行为疗法的手册中,往往都强调要建立人主义的治疗关系。
读罗杰斯这本书还要注意的是,该书的写作对象是1950年代的美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界,故而了解当时的临床背景是颇有意义的。
人本主义几经沉浮,当年过度扩张,乃至扩张到要用人本主义治疗精神分裂症而受到了不小的挫折,随着认知行为治疗的兴起,人本主义在美国也处于衰落之势。人本主义逐渐走出当初的天真幼稚和过度夸大,以及对认知行为的非理性排斥,几个整合式的人本主义疗法再次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青睐。如情绪聚焦疗法和动机访谈。
人本主义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任何学派只要站在“人”的一边,不管这个人被称为病人还是当事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干扰和阻挡,它都必然会兴旺。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