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出生给倍遭挫折的曹操带来了好运。
那一声宣布他降生世上的“啼苦”,给曹军带来了转机,曹操在千钧一发之际,绝妙地把握时机,迅速扭转了败势,他带领曹军击退了黄巾军的大势进攻。
曹操为他的这个带来希望的儿子取名为“植”,既有出生于树林的原因,应该也有“扎根”的寓意在里面吧。
曹营部队在休整了一个晚上之后,黎明时分,拔营启程,向鄄城进发。
一路上很顺利。
来到鄄城,曹操一颗心终于放下来,加上曹植出生给他带来的喜悦,他像被打了鸡血,在稍作停顿后,开始了他更大的计划。
一方面让武将们发奋练兵,一面召集谋士们商议制定攻打黄巾军的计策。
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早起晚归。
这天晚上,回到家中,已经很晚了,卞夫人仍在等他。
她已经形成了习惯,他不回来,她就会一直等。
“将军,你回来了!”卞夫人为他端过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快趁热喝点吧。”
“嗯,夫人,给你说个事,这几天我们就要行军了,你这次就别去了。”曹操一边喝着莲子羹,一边对卞夫人说。
“那怎么行,将军外出打仗,我必须跟在身边。”卞夫人坚定的说。
“可是,你看植儿这么小,你还是不要去了。”曹操已经喝完,把碗一推,抹抹嘴说。
“就是因为植儿,我才必须跟着!”卞夫人边收拾碗边说,“咱们植儿是你的福将,必须带着我们娘俩。”
“我考虑考虑再说吧。奥,困了,睡觉!”曹操说着就要上床。
“我还有个事想跟将军商量,后天就是植儿满月的日子,咱给他办个满月酒吧!”卞夫人拉住他。
“后天,后天,好,那就给植儿办完满月酒出发!”说完,便往床上一躺,接着便打起呼噜来。
第三天,清晨的阳光斜照在营帐上,风儿也很轻。即将出行的战士已经列队,每队前面摆着酒坛和酒碗。
早早起来的曹操正端坐中军帐,卞夫人抱着小曹植坐在旁边,几名武将和谋士分列两旁坐定,每人面前摆着三大碗的酒。
在中军帐中间的一张铺着红布的桌子上,摆了“三牲”祭品,三柱盘龙高香烟雾袅袅。
执礼官见时辰已到,向曹操深施一礼,得到曹操授意后,呼呵一声,拉着长音:
“吉时已到……”
众人起身。
曹操弯身端酒,众人亦效仿。
“前几天,黄老在梦中给我启示,说我孩儿曹植的满月的日子,就是我们誓师讨贼的好日子!我孩儿的出生已经带给了我们转机,今天黄老的启示也预示着我们的胜利!现在,吉时已到,众将士请随我同饮三碗酒。”
“第一碗:敬天敬地敬自己!” “干!”
“第二碗:黄老保佑济苍生!” “干!”
“第三碗:为国护民杀贼寇!” “干!”
三碗酒进肚,众将士振臂高呼三声:“讨贼!”“讨贼!”“讨贼!”
卞夫人抱着张牙舞爪的小“曹植”,小胳膊也一伸一伸的,似乎在和着将士们的呼喊声。
曹操的激情点燃了将士们的热血,他一把拔出佩剑,“出发!”
经过修整的曹军,士气大振,摧枯拉朽,黄巾军一败涂地,被迫从寿张退出。
曹军占领寿张,暂时休整。
黄巾军得到了喘息机会,还不忘招降曹操。以曹操在济南国为相时,毁坏淫祠的神坛一事,以相同信仰为名招降他。
曹操将计就计,诈退曹兵出寿张,却暗地里分兵,将黄巾军一举包围,黄巾军见中计,只得奋力抵抗,逃出重围退守济北国。
曹兵乘胜追击,追至城下,围而不打。
适逢冬季,百万人的吃喝都是问题,黄巾军见大势已去,无可奈何之下,主动向曹操“乞求”投降。
曹军俘获黄巾军降卒30万人,连带家属人口一百余万。
面对大好的形势,曹操没有得意忘形,他深深懂得黄巾军败的真正原因,不是战力,而是饥饿。因此他从30万大军中挑选了几万精锐组成“青州军”,只听他一人号令。其余黄巾军兵士皆尽数解甲归田。
有了地盘、物资和军队,曹操如虎添翼,威名日重。
曹操将捷报快马加鞭传到长安,朝廷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
这黄巾军之所以能够归顺曹操,让曹操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辉煌。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曹操世代的家族都信奉黄老教。最初曹操的兵将都是曹操散尽家财招募的子弟兵,他们的信仰与黄巾军的“太平道”属于同道,都信仰“黄老之术”。这才是曹操能收服并真正控制黄巾军的真正原因。
黄巾军以此招降曹操,没想到最后却乞降于曹操,却不想天有定数,乃是莫大讽刺。
兖州既定,曹操安民抚兵,开谏纳言,招贤纳士。
不久,就有荀彧、荀攸叔侄先后来投。荀彧原在袁绍门下,见曹操如此迅猛,像个成大事的,便弃绍投曹了。曹操与荀彧相谈甚悦,大叫,“此吾之子房也。”任命荀彧为行军司马,任命其侄荀攸行军教授。此教授非彼“教授”也。盖此时曹操已以高祖自比,其野心已昭然若揭。
得到重用的荀彧向曹操推荐了东阿人程立。曹操大喜,“我已久闻其大名。”遂命人去乡间访寻。
不久,消息传来,程立正在东阿一山上读书隐世。
荀彧对曹操说,“这程立不比常人,乃东阿程葛人士,学富五车,贯通古今,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当年兖州刺史刘岱曾打算请他出任骑都尉,被程立谢绝了。盖因程立认为此人不是成大事的人,所以托病婉辞了。”
曹操闻言沉思,“既如此,那本将军亲自前往。”
东阿位山半山腰,一座孤零零的石头房子掩映在碧树茂林之中。
房子前面有一稍显开阔的平地,一位身着布衣的中年人正在树下专心致志的读书。
忽闻一阵鹊鸣。“喜鹊笑,喜事到”。他心中突然一动。
“贵人要来!”他随手掐指一算,知是自己出山之日到了。
他便停下读书,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望向山脚下繁忙的河面。
沉思了一会,他转身,回了屋,急急忙忙收拾了起来。
翌日,天刚蒙蒙亮,他便披衣起床,还没等洗脸,就听有人敲门。
他匆忙洗把脸出去,刚一开门,便看到故人荀彧同着一衣着华贵,圆脸、大眼、短须的矮胖的人站在门口,后面还跟着一群士兵。
“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程立笑着说。
荀彧看他开门,敲门的手挺在了半空,随即一把握住了他的手,“仲德,别来无恙?”
“文若,还好还好!赶紧进屋里说话。”程立赶忙说。却又拿眼睛瞅着他身旁的那个人。
“仲德,快来见过,这是曹操曹孟德大将军!”荀彧恍然大悟,拉住程昱把他拉到那个人面前。
“原来是曹大将军,失迎失迎!”程昱赶紧施礼。
“久仰久仰!”曹操也抱拳施礼。
“曹大将军今天是专门来请你的!”荀彧说。“你应该准备好了吧。”
“专门请我?”程立装出一副不解的样子。
“别装了,你难道不知今日有贵客来访?”荀彧却不买他的账。
“昨日确实心有感应,却不知是大将军来访!恕罪恕罪!赶紧屋里说话!”
“你不是早就仰慕大将军么,怎么反倒拿起架子来了?你就别屋里请了,大将军军务繁忙,我们门口等你,你收拾收拾咱们赶紧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