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道常无为章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苏辙:无所不为而无为之之意耳。
原成:道恒无为也。
原成:“仆唯妻而天地弗敢臣”。仆无尊而卑,“道”以为形,故无形。妻无名而贱,“道”以为名,故无名。无形无名,故“道”无为。无为者,约束而不干预之谓也。“道”无为而无以为,何谓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含有强迫之义,非老子本意。恒者,常也。常者,持续不断之谓也。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苏辙:圣人以无为化物,万物化之,始于无为而渐至于作,譬如婴儿之长,人伪日起。故三代之衰,人情之变,日以益甚,方其欲作,而上之人与天下皆靡,故其变至有不可胜言者。苟其方作而不为之动,终以无名之朴镇之,庶几可得而止也。
原成:矦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贞之以无名之朴。
原成:道恒无名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恒无为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约束故万物自宾,不干预故万物自化。无名之朴者,浑沦一体之物也,道也。凡物皆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道”通过运动衍生万物之后,万物就以“无”与“有”的运动方式进入到完善自身定义的运动之中。当“无”运动烈度超出限度之后,通知“有”运动将结果呈现出来,此阶段称之为“化而欲作”。“有”运动将根据“浑沦一体之物”的“无物之象,无状之状”约束要求,将结果呈现出来,此阶段称之为“吾将贞之以无名之朴”。依据老子的理论,“道”在衍生万物时,就赋予了万物三宝,“无”运动、“有”运动、含有“无物之象,无状之状”的无名之朴。有此三宝,凡物可自化矣。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苏辙:圣人中无抱朴之念,外无抱朴之述,故朴全而用大。苟欲朴之心尚存于胸中,则失之远矣。
原成:贞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辱。不辱以情,万物将自定。
原成:以白造缁,除去污辱之迹的过程,是谓辱。不辱,犹言万物的外观形制。欲者,情之应也。不欲者,犹物也。“贞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辱”,此言无名之朴含有了万物所应该具有的外观形制之象。静,情也。“不辱以情”,此言万物只要如实地把应该具有的外观形制呈现出来就可以了。如实地呈现运动结果,是天下自定的基本要求。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