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堂的研磨。
还记得那是2013年11月,新区要对全区语文教师进行技能提升培训,需要上一堂课,我与“刷子李”的第一次研磨,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今年3月,年级组要接受学校的督查,又巧遇了这篇文章,时隔6年,再相遇,往日情景涌进心头,但更让我想得更多的是,能够在那一次的教学设计上进一筹。
从年级组进行团队分工,到磨课小组一起四处寻找部编本的教材,到目标的基本敲定,到攻克教学的难点“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侧面烘托刷子李技艺高超”,用了大概5天的时间。
13年的那一次课,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是抓的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当时,我自己在课堂上感到最无力的就是老师不停地追求,曹小三的心理是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呈现出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整个课堂都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我想,这样的课堂,大多数时候训练的是老师的讲述的能力,而非学生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于是,在这一次课上,我们就重点思考,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给出一个“主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细致研读课文成为他们探究路上的必须行为。
“绘制曹小三心理变化曲线图”,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研讨中,我们突然突然灵光乍现。是啊,学生要绘制这样的一个心理变化曲线图,那就必然需要回归的课文的文字中去,否则如何能够绘制得出来呢?这一步,解决了需要不停地追问才能将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呈现出来的难题。但是问题又来了,只是绘制出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曲线图只是达成教学目标的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侧面烘托刷子李技艺高超”,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作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更多地应该为后面的习作铺垫写作的方法,而不仅仅只是让学生知晓侧面描写这个概念。我记得那一天晚上,我们几个人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望着那个曲线图半晌,苦思不得其路,一会儿扣扣指甲,一会儿吃上两颗枣子……眼看时间就快指向10点了,于是,我们给自己下了命令,10点以前必须把这个难点突破。已是昏昏然的头脑,接收到指令以后,又开始活跃起来。我们几个开始模拟课堂,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还原他们接到这个问题指令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反应?会做出哪些回答?老师又该如何去一一的引导?才能向着目标一步步靠近。在几经痛苦的对白中,似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在学生绘制出了心理变化的曲线图以后,用这样一个问题:“哪一个地方是曹小三心儿砰砰跳得最厉害的呢?”随即,我们又开始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课堂的模拟演绎,大约晚上11:00,我们暂停了研讨,准备第二天拿到课堂上去试一试学生真实的反应。
第二天是在5.7班试讲,我们发现这个问题确实能让学生聚焦到课文描写曹小三内心活动最丰富的地方,也就是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曹小三偶然发现师傅的裤子上有个白点,他那贼门鼠眼的样子,不敢看,不敢说,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学生可以借助这段文字将曹小三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揣摩得很透彻。但是,这跟达成我们的主目标“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侧面烘托刷子李技艺高超”还是差了一步,我们想要的是学生深入其里的知道“正是作者制造了这样一个意外,才会让刷子李的人物形象在读者的眼里变得立体丰满”,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那个“深v”以及它的效果还没有出来。
于是,经过了自我反思后,晚上便又开始了对课,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问题要怎么问这个“深v”的效果才会出来,学生才能更加明确地知道这样“一波三折”的写作策略,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呢?又是一轮“一会儿,一会儿又一会儿”,嬉笑仰躺中,生活课堂来回穿梭中,思绪被一次次从幻想拉回现实中,我们决定将问题改为“观察曹小三心理变化曲线图,你认为他哪一段的心理落差是最大的?”从而感受到“深v”的写作效果。学生说,这曹小三的心呀一会儿在云端,一会儿到深海,师傅的形象也在这样美丽的意外中变得更加的真实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学生一次次的探究中,也立体的呈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教学的主目标也在这“一波三折”中得以达成。当然,探究“绘制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曲线图”“探究深v”都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侧面烘托刷子李技艺高超”。
这一堂课,老师将教学目标转化成了问题,将问题的探究转化成了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之下,自觉地不断反刍文本,层层深入理解文字,最后以求达到了对“侧面描写”深入其里的认识,为后面的习作“具体写出一个人的特点”给予了方法的支持。
磨,是一个很有魔力的字眼。它的魔力首先在于,它让人痛苦艰辛之后,有一种绝地重生的酣畅感;其次,还在于它能够让一个团队的不同人,进入同一个磁场,在“研磨撕咬”中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与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