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那天的故事1

总想写点什么,说说话,自己和自己沟通一下。

年龄越大,越发现,对有的人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说,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对亲近的人,也没办法深入的说,常常是点到为止,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大一样,说多了,往往陷入了争论,互相都无法接受对方的观点,反倒带来伤害。于是发现了这么个地方,我写我的,您看您的,我们互不干涉,平等自由。

今天突然想起了苗苗出生的过程,记录下来,虽然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是2013年12月的某天晚上,媳妇在家待产,我妈也从老家到了某市帮忙照顾,我下班回到家,媳妇就说肚子一阵一阵的疼,妈说可能要生,再观察一会,疼的如果变频繁了就得去医院待产了,我们吃完饭,我说我先睡会,为晚上做好准备。

不到凌晨12点的时候,我被叫醒,媳妇肚子疼的很有节奏,也变频繁了,大约几分钟左右疼一次,老太太心里不踏实,让抓紧去医院,我们三个便收拾好东西,下楼、打车、去医院。大冬天的路上已经没有人了,路灯显得特别亮,打了个出租便奔医院。

医院挂急诊,急诊的医生询问情况,做检查,老太太怕医生不让住院,再让回家待产,赶忙托付医生,让我们住院吧,回家呆着万一羊水破了,再往医院赶怕来不及。医生很负责的说,你就是想走,我也不让你走了,马上办理住院手续,没床位加床位也得住院。

我们顿时心里踏实了不少,这个医院的床位比较紧张,无论是剖腹产的还是顺产的,一般通过各路关系,联系医院主任、大夫等争取床位资源,别的地方估计也这熊样,僧多粥少,可不就抢呗。我们属于城市移民,初到贵宝地2年,也没什么关系,就等着一旦发动了直接住院。

果然是加床,我记得好像还加了两个床,那是个3个人标准的病房,刚进去的时候,三个人都在那里哎呦哎呦,我们是加了个可以移动的床,靠着墙的另一侧,离门口和洗手间都不远,后来好像又来了一个产妇,又加了一张床。按照这里的流程是,住院检查,确定生产方式,然后病房待产,再然后去产房生产,生产完了,转妇科病房休息。

媳妇铁了心的要顺产,经过医生检查,孩子整体的状态允许顺产,好,媳妇说,我就顺产。检查完,安顿好,要休息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我已早早地安排老太太回家休息,我在这里照顾。3个人标准的病房里,设置了5张床,5个产妇以及5个陪同的家属,有老公有自己妈。大晚上的,产妇们都是疼一会,睡一会,其他4个产妇疼的时候,都是哎呦哎呦的叫,唯独我媳妇疼的时候一声不吭,要么紧紧的攥住床边的护栏,要么紧紧的抓住我的手,她的手上全是汗,就这样熬到了早晨6点多。

事后,我把这一场景描述给老太太老爷子,他们都竖大拇哥,说真厉害!女人宫缩的疼是无法忍受的,而我媳妇一吭也不吭,这个要把孩子顺产下来的决心和意志品质都是难能可贵的。

今儿先写到这儿,下回继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胎陪产记day1# 紧赶慢赶终于还是变化快过计划,我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前天(10月28日)已经知道发烧了,但...
    新良阅读 4,204评论 0 1
  • 作为一个女人,不是每个人都生孩子,但是大部分女人还是要生孩子的。而我也在三年之内接连生了两个娃。那生孩子...
    张小琼阅读 9,467评论 4 1
  • 1.感恩幼儿园的保安,每天对工作认真负责,按时开关大门,对幼儿园的安全做出了贡献,祈愿他们天天开心,平安幸福! 2...
    金刚家人阅读 936评论 0 0
  • 引言 一直以来,有个问题深深的困扰着我,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 主要是在职公司的领导和我在工作中的沟通问题。 首...
    非凡说阅读 2,839评论 0 2
  • 幸福实修读《少有人走的路》打卡 11.6 今日阅读P20-25 分享金句:父母的爱,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充满爱的...
    张燕娟的成长家园阅读 1,4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