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先森
第一次在简书上写东西,总觉得自己应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好,然后再写上去,结果一直没写成。直到最近在阅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也说了这种现象,就是所有都计划好,结果总是在准备中,缺少的只是改变和实践,以及未思考计划是不是具有可行性。
为了改变,我决定写一写《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关于对立论证的概念。
李笑来老师在书中说,对立论证,就是用同样的论据证明截然相反的论点。
我不是完全赞同这样的定义,我认为对立论证,应该是两个论证,而在这个定义中,表述的不是很明确。所以,我认为,该定义应该为:用同样的论据能证明截然相反论点的两个论证互称为对立论证。对立论证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在书中,就提到一个案例:“同样的现象,截然相反的解释”。
我因为在体制内,听到最多的是公众说公务员待遇好。其实,身在体制内的人都清楚,公务员待遇并不好。当然,不排除有些公务员待遇确实好。
真实情况是:公务员只是显得待遇好。公众对于公务员的认知大都来源于查处的腐败官员、道听途说的公务员风光无限的案例、熟知的亲朋好友邻里间真实成功公务员的案例等等。这些案例有个共同点,一般都是有职权或职务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他们接触的都是这些人,所以他们认为公务员都待遇很好。这里,公众都犯了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我称之为以选择性样本定论。所谓选择性样本定论,就是以符合自己需求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事实上,公众也接触了其他公务员,一起跟他们上夜宵摊撸串、逛菜市场、一样排队就医,一样还房贷车贷,一样苦逼的加班,一样拿着卖白菜的工资操着卖白粉的心等等,那为什么他们对这些熟视无睹呢?归根结底,这与他们的需求不一致所致。他们需要为他们的不怎么成功的现状寻找一个借口:你看,都是这些公务员贪污腐败,导致我没有获得更高的收入。
所以,正确的应该是这么做:公务员待遇好是真的吗?略微一思考,发现自己选的样本都是一些好的而且是领导干部。那么我为什么还是觉得公务员待遇好呢?因为他们是只是显得待遇好,只看到少数公务员待遇好的一面,未看到大多数公务员待遇一般的情况,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至于自己不怎么成功的现实,其实与广大公务员队伍的待遇关系不大,更多原因应该是出在自身。因此,要做的应该是从自身找原因。
你看,就一个公务员待遇好的现象,就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
那么,面对对立论证,方法论是什么。笑来老师说到:
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
这个方法论我很赞同。更合理,意味着符合逻辑,更现实,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后遇到话题时,可以这么思考:
1.这个是真的吗?
2.是真的,还是看起来是真的?
3.如果是真的:理由是能推理出结论吗?理由是唯一理由吗?是最重要的理由吗?
4.如果是看起来是真的,那么为什么看起来是真的?
5.经过上述判断,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