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一部毁誉参半的小说

最近忙的很,看书的时间也要挤,天气又热,往常舒适的看书时间也多了一层黏腻。不过几个晚上,终于看完了这本严歌苓的老师好美,看过了扶桑和无出路咖啡馆,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但这本小说让我有了一些共鸣,也许是话题的原因。

在这个貌似不真实的故事里,我第一个印象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缺乏界限感,所以这个优秀女教师自觉不自觉得打破了这个界限,老师,妈妈,朋友和情人。作为一个感情充沛的高三班主任老师和一个30多岁的离异女人,除了女儿(分配的爱的确有限),工作和学生是她的一切,除了去父母家,她没有生活,没有个人空间,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在发生这个极端事件之前,这样的生活状态没有人质疑,没有人关心,甚至还可能作为优秀老师的典型在全校宣扬,这在小说里没有出现,但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什么“高三老师抱病上班”“**老师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顾不上照顾年幼的孩子,提前结束产假”之类。诸如此类的苦情宣传和道德绑架使得老师在正常休假或申请事假时多多少少带上了惴惴不安,似乎没有成为一个为学生一年到头忙的不可开交的老师是一种失职。以前这样的状态没出这种事,相反,出了很多好成绩和学生广泛的认可,所以她是家长和学校的宠儿;现在,同一个人,一天之内成为魔鬼和妖孽。

我不否认,她的做法很不妥当,这件事她有很大的责任,但是这个魔鬼是一天形成的吗?其它的人有没有责任呢?这件事以她那样凄惨的死画上句号,所有的人,真的可以心安吗?

我们的社会里人与人没有界限感是一种常态,典型的就是工作和生活不分,还被畸形的称为成功人士的象征, 一天24小时电话不离手,和近在咫尺的家人说话反而成了插播(刘畅的妈妈)。还有一个典型就是婆媳矛盾,往上触及到母子关系,中间影响到婚姻质量,向下涉及到孩子教育,像一条毒藤,基本污染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人在各个社会角色里疲于奔命,什么都做不好。这种没有界限感的混沌也使得当事人以一种莫名其妙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权利,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作为丁老师而存在,单枪匹马的战斗。这种紧绷的神经状态迟早会垮掉,这样的结果只是极端,并不意外。

教育从来不是教师一方的责任,社会和家长除了事前的漠然和事后的责难,又做了什么?刘畅的父母形同虚设的婚姻,父爱母爱的集体缺席,使得这个社会眼中的幸运的富二代内心孤独无比;天一下定决心决心摆脱不堪的出身,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心境,他的父母又了解多少,知道多少,很长时间和老师走的很近,家长有没有关心,有没有了解?这样的两个孩子,我看得好心疼,好心酸,“坏女人丁洁心”固然有错,但是为什么偏偏是他们的孩子,我在全书没有看到一句反思,一句拷问,一句自责。他们觉得自己给整件事情理所当然的扣上一顶恶心的帽子就可以毫无疑问的占据道德制高点吗?我不知道严歌苓想表达什么?但是从她的其它小说,可以看到她的作品带着浓浓拷问人性的味道,这部作品在流畅性和内容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可能是对背景不够熟悉的原因,但是一部有瑕疵的作品并不能抹杀它在其它方面的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在网上搜严歌苓的另一篇小说时偶然搜到《老师好美》这本书的。我是严迷,从《小姨多鹤》开始,但凡她的作品我都要读,...
    冥思_dfda阅读 5,234评论 2 8
  • 陌 我以为你是我的树洞 想把所有的心事一一讲给你听 陌 我忘了我们只是陌生人 你没有必要听我述说 那芝麻蒜皮的小事...
    林旺旺阅读 786评论 0 0
  • 作者:庐阳第一怪 (一) 身在长空飘, 自由被人操。 任你万里行, 线儿拴得牢。 (二) 红风筝,虎风筝, 落在田...
    风筝_5c59阅读 2,415评论 8 11
  • 回望,过去的一年,留下更多的是收获与感慨。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交集。新的一年,做一个温暖的人,温暖人生,温暖生命,...
    中成于老师阅读 1,358评论 0 1
  • 不要怕自己的努力别人看不到。有时候会听到有人这样问:你这么努力,别人又看不到,有什么意义?其实,努力,本来就不是为...
    carolzhj阅读 1,4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