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中华虽大,但过年的习俗几乎大同小异,各地都有过年的习俗,而且大部的习俗都有相同之处。
我的家乡是山东高密,高密的过年习俗也和全国各地一样,人们非常重视过年。但高密人的过年习俗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对于过年的仪式感特别重视。
就拿年三十来说,三十这一天家家都很忙,从早晨起床一直到晚上吃年夜饭、拜年几乎是闲不下来。
早饭过后,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福字、年画、铰窗花,讲究的人家还要制作贴有吉祥剪纸图案的影壁方灯和午夜迎神的手提灯笼。在我们家乡而且周围的几个乡镇,三十晚上有手提灯笼上街“huan miao”(方言是这个叫法,但不知道怎么写,只能用拼音),就是唤小神牛,而且人人都口中念一串的顺口溜。
中午基本上顾不上吃饭,一般都是蒸一锅包子,吃完包子接着忙活。女人负责制作供品,男人负责挂家堂请财神,家堂挂好后就可以摆供用的祭品。
家堂是扑灰年画中的祖先祭祀画,当地又称“zhu子”(方言),整个过大年的仪式都是围绕着它进行。供桌上有新买的供筷、水果、点心、香炉、供香、红蜡烛,制作的年糕、煎黄花鱼、猪头肉等等共三排,每排四样。同时还要把族谱拿出来放在供桌旁边。
挂好家堂摆好供品后,男人们就准备上坟接祖宗回家过年了,而女人们还要继续在家里忙活,包饺子。都是以家族的方式到各自家族的坟地,烧纸钱、祭奠酒水、燃放鞭炮,最后还要集体磕头。有的家族的祖坟不在本村的为了省事就统一在路口对着祖坟的方向集体磕头。
上完坟回到家里,就算是把祖先请回来过年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点蜡烛、烧香,烧香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同时院子里撒上谷秸。祖先到了,家家户户会摆好拦门棍,可以阻止不相干的鬼怪干扰本家对祖先的祭祀。
这时,女人们也基本上包完饺子,饺子要有钱的、枣的、糖的,各九个,其它的都是素馅饺子,一般都用豆腐、粉条和菠菜。这时候一般都是男人下厨准备丰盛的菜肴,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边吃边聊,边看春晚。一直持续到午夜,开始“发马子”(方言),就是放鞭炮,下饺子,正式过年,辞旧迎新了。
这里的规矩较多:下饺子不能拉风箱,院里的供桌上摆上比较大个的饽饽,一边五个,共十个,这都是提前准备好,到时候方便摆。把煮熟的饺子共四碗放在供桌上,然后烧纸,磕头、放鞭炮。磕头要南北西东四个方向都要磕到,院子里供完了,还要在家堂前面烧纸磕头。先对着家堂给先辈们磕头,再按照先后顺序给长辈们磕,给长辈们磕头要大声喊“给俺xx磕个头”。
磕完头后,全家一起吃饺子。吃完饺子,男人们就带着孩子外出拜年,三十晚上一般都到本家族内的各家给长辈们磕头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