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标签:旅居者,留学生,宝妈,家庭主妇,积极的汉法语言文化交流者,狂热的语言学习者,大学讲师,中年女孩。
Voilà !是我!陈映竹。
一个奇稀的机会,2017年1月,我携娃跟随老公前往法国里尔旅居。在谈及主题之前,我给你提个思考题:你心里的法国长啥样儿?(仅限于未到此国的朋友们作答)
“浪漫,整洁,历史底蕴深厚,文明,包容,开放,友好,互助,饿不着......”
我来到此地的头三天,这些情况基本上都能感受到,直到......
家开始安定了,孩子开始上学了,我开始了家庭主妇的生涯时,一股股令我窒息的气流逐渐在我的磁场里出现、蔓延!这就是:我看不懂,说不了!
原先设想的“掌握英语走天下”的标语,在这块土地上不奏效、不奏效!十七年前在大学修的法语二外现在看来不奏效、不奏效!
路上的任何标语任何指示,只出现法语,我看不懂。如果我使用英语问路、问别的什么事儿,九成路人绕路走。这九成人中,七成人面露尴尬,三成人面露怒气。
文明、包容、开放、友好、互助?拉倒吧!是谁的错?是我错了,还是法国人错了?
“在别人的地盘上,没法儿辨理儿。”一句至理名言耳边萦绕。然而,必须补充一点:这句名言在中国可行不通!比如,在中国人的地盘上,来了个老外,中国人不会要求他要使用汉语,而是中国人使用英语与之交谈。我这才恍然大悟:文明、包容、开放、友好、互助的景象,出现在大中华的几率应该更大!
不久后我就听到了更绝的说法。我们家的邻居,是一对七十来岁的老人家,土生土长的里尔人。老先生说,他的幼儿园都是在这条街上读的。他们非常友好,是我们的万万幸!但是,天大的可惜就是我无法和他们交谈。有一次,老先生跟我们说了些啥,老公大笑起来。后来,老公转述给我说:
“歪果仁到法国,如果不会说法语,法国人接受不了。法国佬到了外国,发现外国人不会说法语,他们也倍感不可思议。”
此剖析来自一位法国老人之口。精辟!准确!法国人的坐井观天、殖民主义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由于语言原因引起的各类不美好,就这样强烈地伴随着我的旅居生活。在此列举例子一二。
我于2017年2月底进入一家对外法语机构学习法语。有一天课间,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接通后,里面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我但愿记忆准确,应该不是因为自己听到法语感到紧张,从而认为对方语气急促。
面对刺耳的法语,我唯一的回应,是用英语问了一句: “Do you speak English?”
对方似乎停顿了片刻,又接着叽里呱啦。我隐约听出语气中又加入了一些别样的风格……
我就像一只被追杀的小兔子一样,拿着电话奔向我的马来西亚籍同学Eshan ,求他帮我接电话。虽然都在同一个级别,但他明显还是程度高很多,毕竟他有个法国男友......
Eshan说完电话,用英语对我说,对方应该是打错了电话,这种不认识的电话你以后就别接了。还有,他说你不但不好好回答,而且还要盘问他是否会说英语,他倍感不爽......
我当时肺都气炸了!是我错了吗?我真的错了吗?
从此,我尽可能地避免再问人家Do you speak English。而是——我非常机智地,努力地从YouTube 上学来一句话 « Vous parlez Anglais ? »(您说英语吗)
我花了挺多时间来反复练习这句话。后来也的确使用了多次。这句话带来的好处有:
首先,对方会感到有亲近感,再怎么这位客人还是会说一句法语的。
其次,对方可以很自然地用法语来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用英语问这个问题,他可能想着妈呀人家用英语问我,我咋回答呀?
再次,至关重要的是,有些被我这样问到的人,会努力地运用起他的英语,来向我解释去邮局怎么走、到家乐福坐哪个方向的轻轨,等等。
虽然我对这些不惜花时间组织英语的作为表示感激,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恨不得他们干脆继续说法语得了,因为他们的英语,我依然听不懂、听不懂!
再说一个例子。延续 « Vous parlez Anglais ? »(您说英语吗)这个话题。2017年6月,老公的朋友Roger来里尔找我们。他是个烟鬼,所以找卖烟的地方是首要活动。我领着他走进离家最近的一家香烟店。售货员不会说英语是必然的。于是我又卖弄起我的拿手法语问句。没想到,那位红头发女人用她寒气逼人的蓝眼眸盯了我一两眼,没有做答,两边嘴角始终往下沓。她侧转身,用一个手指在货架上指了个够,每指一个就向Roger 取证:这个、那个还是另一个?
买卖在一场哑剧中达成。我第一次意识到了 « Vous parlez Anglais ? »(您说英语吗)也会失效的。我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心理因素吧!在烟店工作的人,应该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我这种提问,在他们看来可能是一种侮辱。
从那一次开始,我禁止自己再问任何人是否会英语,无论是用哪种语言提问。
从那一次开始,我下定决心学好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