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功利主义是有历史的,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连宗教都需要有用(其实宗教是有用的,用处还不小),否则就不信。
其实这是很不公平的价值方式,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深刻的人深悉人性的复杂,懂得了爱的不易,自然就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这远比浅薄的有情珍贵的多。
当然并非说追求成功是错的,在这世上凡存在便有合理性。黑色与白色之间有很多灰度。适度的灰就是中庸之道。
可眼中只有成功和功利是可怕的,因为没有怜悯的心是极端自私的,就如王炎午,他是以怎样卑劣的人性写出《生祭文丞相文》。可是,在文天祥死后,他还好好的活了很多年,并没有以死全节,随明朝灭亡而慷慨赴死。
剥夺他人活的自由而全节烈,还不如既想当婊子又要立贞节牌坊的勾栏女子干净。
凡事活得不好就一律看不起,是国人的通病。殊不知曹雪芹也曾“举家食粥酒常赊 ”,你能说曹雪芹是无能之辈吗?
无论佛魔到了一定境界都会悲悯万物,否则就是没到境界。人之亦然。
成败与道德无关,但看一个人对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态度,却往往能衡量出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