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年前推送了一篇写关于公司为员工发年货福利的文章,并图文并茂地展现各部门发年货时现场热闹喜悦的场景。我分年货的地点在扶梯二车间,连续多天在下班后带回不同的年货,喜悦的心情在每一次回家后扩散至全家。在晚餐时,家人乐滋滋地盘算着哪几样年货可以从家庭购物清单中划除。现在读着公众号上的文字,看着公众号上的图片,各部门分发年货福利的喜庆场景,再一次分享了全体员工们的亢奋心情。我也想借用一下公众号上运用过的一个时髦词——“拉仇恨”啦!
公众号标题上用到这个时髦词——拉仇恨,我起初很诧异,发福利和“拉仇恨”有什么关联?不解其意。感谢互联网,感谢高科技,我拿起智能手机百度一下,原来“拉仇恨”是网络用语,放在标题上有让人羡慕和炫耀一下的意思。
现在网络用语增多,不紧跟时代,真的会变成“文盲”。回想过去,看书读报时,有些词语不解,只能借助词典。厚厚地一本新华词典,有些词确实是难以查到的,特别是一些古诗中的词,想在词典中查阅是很困难的。唯有请教老师或者触类旁通。
有一则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莘塔一带青少年流行一句口头禅:“撑棒”,遇到什么好的美的动作或行为,就说“撑棒”,发展到后来又演变成“撑特”。有一位老师在听到学生们说这个词时,就开玩笑对他们说:经常听你们说“撑捧”“撑特”,我不解其意,为此查阅过各种词典,包括康熙字典,都没找到出处,不知这个词是源自哪里?
我想,“撑棒”这个词没有遇上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不然就会迎刃而解了。当然,互联网时代的“拉仇恨”,虽然可以百度,但要编选进入大部头的纸质词典恐怕也很渺茫,毕竟词典是严肃谨慎的,一个新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时间的积淀约定俗成之后为广大读者普遍接受方能入选。
发年货与“拉仇恨”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