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书中语言看似温婉,却又处处透着沉重,儿子的成长远离、母亲的痴呆垂老、父亲的去世…若时光是神偷,它在偷走我们珍爱牵绊的一切的同时,也告诫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父母,给予他们自己能给予的爱;对于子女也不能一味地束缚,该放手时还需放手让他自己走…
这让我不禁想到朱自清的《背影》,如今再读一遍,攀月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语言朴实,却道出了最平常、最真挚的亲情…
书中的种种情景也将我拉回到孩提时代…
小时候被贴上留守儿童标签的我,每年才见得上父母一面,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很多年,年复一年,似乎早已经习以为常。小时候每年家门口的守望以及目送父母离去的背影,让我不禁十分感慨…
还记得有一年父亲回家给我带了新衣裳,我脸上笑开了花,他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他去干活,我也哭着闹着要去,不让我去我就哭着对他破口大骂,那时候不懂,只是怕他明天就不见了…
如今长大,我却再也做不出这样的“傻事”了——
电话响起我总是问他:给我打电话有什么事呀?
父亲总说: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吗?
……
我突然发现,如今的他已经慢慢变成小时候的我了…
此刻他正好坐在我旁边,问我饿不饿,我嗯了一声,他便起身去厨房给我热饭…一七五的背影微微有些驼,什么时候他开始变得不再高大,什么时候他开始变得唠唠叨叨,甚至有时让我觉得有点不耐烦,我无从察觉…我想,什么时候我要去陪他散散步、下下象棋了…
除了友情亲情,书中给我印象较深的要数 由阿拉伯芥引出的金门往事了,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值得深思。
都说龙应台的文字像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我觉得它更似一朵花,如她所说: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 读一遍她的书,就如读一遍人生。
但读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啊…
愿我们都能有她“不必追”的释怀吧……
写于20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