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假在家补充书单,忽想到第二天是世界读书日,同事们曾经根据自己的所读、所得精心整理出一份程序员书单,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如通过公司帐号发出去,在分享的同时也能蹭个热点。于是从库存中把这份文档找出来,修改了几处不合时宜的内容,然后通过简书、知乎发出。
从知乎的数据来看,中午到晚上这段时间内,已有一万左右的阅读量,看到那么多的点赞与收藏,感到十分开心。觉得自己这份的分享很有价值,把好的内容传播了出去,也让需要的人有所收获。
不过这份大大的喜悦里,也藏了一个小小的不愉快。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列表中,我看到一条十分扎眼的留言,“假大空,你都看过你推荐的书吗就推荐”。显然,他默认我们是在没看过的情况下瞎推荐的。我承认这份列表非常庞大,很少有人能一本不落的看完。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司又是一个阅读氛围十分高涨的地方,几位爱读书的同事凑在一起,每个人从自己的已读书单中挑出几本五星的,汇成一个集合并不难。所以,可以确定这里面的每一本都是在已读的情况下推荐出来的。
这个书单遵循由浅入深的准则,为处在不同阶层的程序员推荐了相应的书籍。当这位读者说某些书华而不实的时候,我是真想问一句,是不是你所处的阶段还不适合看这本书?又甚至,你到底看没看过这本书?撕逼也要有理有据,你哪怕拎出一本书,指出这本书哪里不好,如果真的言之有据,我们倒要感谢你的反馈,会据此对书单进行修改。因为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所以言辞不宜太激烈,淡如水的回复了一下,便没了交流。
之前也不止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还没看完全文,就开始在留言区狂喷。作者解释一番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存在盲区和误区,这时候倒是不喷了,可连句道歉都没有,就这么隐身了。时间一长,我也不再每次都找作者来回复了。做内容的目的是传播、分享、交流,不是打嘴仗,更不是陪笨蛋磨时间。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当口,在知乎后台看到了一个新粉丝的个性签名,“没看到更大的世界,却看到了更多的撕逼”。相信这位小粉丝也是见多了这样的事情,网络是桥梁,同时也是一道屏障。让许多胆小又好事的人,能够隔着磨砂玻璃叫嚷。你嚷你的,观众自有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