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遇见未知的自己》(以下简称《遇见》)是十年前的事了,记得是在闺蜜家里看到的这本书,当时并未借阅,似乎就是在她家里看完的。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张德芬这个人,只是觉得32开的封面,窄窄的一个手掌就握住了。看似有一定的厚度,却只是因纸张较厚实,其实只有二百来页。因此我是一口气看完的。
当时对这本书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在许多年里,每当有各种困扰时,无论是职场的,家庭情感的,亲子关系的,我都会想起这句话。用这句话来与自己对话,因为我知道,一切的纠结都是自己与自己的战争。
随着年龄,随着阅历,似乎困扰越来越少,没有什么可以影响到我的心情。颇有些化骨绵掌的功夫,将一切烦恼化为无形。
也许是已经将这本书的精髓吸收,渐渐地对这本书淡忘了。加之此后出现的各种心灵类的书籍层出不穷,新鲜名词也满天飞,反而将这本书的朴实无华掩盖了。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在今年初又一次见到了这本书。竟然与十年前我看到的那本是同一个版本,一种熟悉又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我毫不犹豫地借了回来。
时隔十年,重新读这本书,如同重新遇见自己一样,依然有那么多的未知,竟然有了非常不一样的感觉。
十年间,我知道了张德芬,也看了许多类似的书籍,然而重读这本书却依然是新鲜的。我才知道这本书中,主人公若菱是有作者影子的。
十年前的我,正是在职场意气风发的时候。因此对这本书的领悟,就是看到了那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如今退出职场云淡风清的我,与作者当年写这本书的年龄正好相同,再读这本书时,便与作者有了更多的共鸣,读出了新的感悟。
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喜欢说吸引力法则,并对此深信不疑,但我已经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原来这本书早已阐明了这个理论。
曾有科学实验:在一个房间里,放满了不同频率的音叉。如果振动其中一个音叉,另外一个和它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也会被引动。
所以,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起共鸣,而且会被他吸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难怪这个人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
就在今年元月份的香蜜会第一期读书会上,分享情商是什么时,我还不无卖弄地谈到了原生情绪和衍生情绪之说。其实在《遇见》中早已将情绪讲得清晰明了,只是叫法不同罢了。记得樊登也曾讲过ABC图,只是不知是否是一个出处。
A(事件)➡️B(信念、想法)➡️C(结果)
我在讲述原生情绪与衍生情绪时,曾经举了情人节丈夫没有给妻子买花这个例子。
用ABC图来描述的话,丈夫没有给妻子买花是A,这就是一个中立的事件。而因为妻子的想法不同,也就是B不同,便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C。
如果妻子认为丈夫就是不关心她,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抱怨、争吵、乃至家庭战争的结果;如果妻子认为丈夫不是浪漫的人,虽然情人节没有买花,但是却买回了菜,那么可能夫妻两人会共同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
因此,许多事情的结果与原事件差之千里,正是因为其中的想法,导致了事件的走向大相迳庭。
其实,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出来的“故事”。痛苦正是来自于你对事情的解释,因此也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痛苦。
书中说,情绪是身体被我们思想刺激之后而产生的反应。原来《遇见》中,对于情绪有如此详细的阐述。它早已在十年前就与我遇见,却被我忽视了。
十年后读到了原生情绪与衍生情绪时,还欣欣然得意自己学到了新知识呢,只能说当年的营养大餐未能被我消化吸收罢了。
也许是年龄与心境的不同,重读这本书,真的感觉字字珠玑。没有过多的说教,也没有过多生涩的术语。只是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却是那么贴心地缓缓流到心里,化为骨肉精华,变成行为准则。
第一次读《遇见》是一口气读完的,仅仅用了几个小时。再次读它,却用了整整四个下午。因为我在不断地咀嚼书中的话,咂摸文字背后的深意。
那么,就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时时遇见未知的自己。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能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向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