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它应该比我小。但我六岁的时候,它已经成年了。
花斑舒展,毛色油亮。自有一副得意劲儿。
我想亲近它,可是它很不吃这套。随随便便就去蹭我妈的腿。
她一手将它养大。它信任她,但对我不熟。我妈是安全的温暖的,而我只是想玩它。
它心里很清楚这一点。
因为某种原因,我自小生活在奶奶家。六岁被的时候被爸爸接回来,一眼就看见了它。虽然只是快如闪电的一道黑影,但很快,它意识到这样很不礼貌,就怯生生从床底钻出来了。
远远地趴下来,眯着眼,懒懒地说,你好。
“你好,我怎么没见过你,你是什么时候来的?”
它梗着脖子,不愿交流,只看着我妈。
我只好问我妈。
一个礼拜后,它不再躲着我了。也偶尔会回应我的呼唤。远远地跑来,撅着尾巴在我面前吃东西。它吃得高兴了,也会准许我摸摸它。除了敏感的地方会让它尖叫着跳开以外,基本上还算温和。喉咙发出呼噜呼噜地声音,好像嗓子很不爽。我要求贴近它的身体一探究竟,它就很不情愿,扭了扭腰,就走了。在我妈的脚背上趴下来,瞪着我说,真讨厌。
我说:你才讨厌。
我妈笑了,说,它其实是一只狗。
时钟敲了六下,它就跳起来。在大门口张望一阵,然后蹲下来,耳朵扭动着,听我爸爸的脚步声。我爸爸有时候加班,迟迟未归,它就站起来,蹲下去,又站起来……一个劲儿折腾。直到他远远走来,它就兴奋地喵喵叫,迎上去,然后跟在身后面,屁颠屁颠回来。
这种待遇让我很羡慕。
它并不总是待在家里,尤其在感觉到气氛不对的时候。它身手矫健,墙头一跃而上,半尺多宽,它在上面灵活而敏捷地迈着小碎步,优雅地迈向更广阔的世界。偶尔会叼一只老鼠回来,把它扔在地上,拨来弄去,烦了就扔掉。它只是在人前炫技。如果它单纯地想吃掉它,你根本没有机会见到这只老鼠。虚荣心是一件很讨人厌的事情,即使作为一只猫来说,也不能让人觉得可爱。因此我并不希望它总是在人前玩弄一只老鼠。要是换做一只公猫就是另一回事了。是可喜的事。它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我妈却说,该猫为猫正派,在性方面颇为洁身自好,虽然已到中年,肚子却从没有大过。是值得引以为傲的。我那时候年纪小,没有什么看法,要是现在肯定不会同意,我认为它虽然看上去很自由,无牵无挂,但内心应该是很苦闷的。我多么希望有一天它能挽着一只英俊公猫的爪子,在我们面前得意地互相蹭啊蹭。这种事别人似乎帮不上太多忙,看它自己咯。
有一年过年,我们要去奶奶家。那时候它依然单身,待在家里肯定很孤独,就只好带它同去。它从未来过这里,陌生的环境让它又开始钻床底了。不过还好,它适应能力已经很强了,半个小时就大大咧咧钻出来了。一天之后,就要求独自外出。有时候还会去蹭奶奶的腿,在它看来,奶奶脾气好,又无害。
一日,邻居来串门,看到它,不住地惊叹:“哇,好有灵气的一只猫咪呀,以前,我们家,也有一只一模一样的……唉,可惜,它已经……”
邻居说着,差点落下泪。
接着,它就不见了。我很着急。全家都很着急。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巷子里寻觅。终于在这一天中午,我隐约听到它的声音,循着声音快步走到巷口,那声音却消失了。
整个下午我都在屋里闷闷不乐。直到傍晚时分,耳边又传来猫的叫声。我确信这就是它,无比确信。我跑出去,一推开大门,就见它迎面向我狂奔过来,我一把将它抱在怀里。那一刻,它的眼神很复杂。那位邻居此时就在不远处,正作势要追,看到我便尴尬地返身回去了。
失而复得使我们倍感欣慰,也让我更加担心。我知道它总有一天会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但我希望那一天晚一点到来。
半年后,家里来了一位阿姨,她是我妈很要好的同事。我不知道她有何贵干,但她总是盯着猫。我感觉情况很不妙,抱起它就要出门。
我妈拦住我说,阿姨是来借猫的。
果不其然。我快要哭了。
我妈起初耐心地跟我解释,说阿姨家的仓库里有老鼠,把猫借走,用不了两天就还回来了。
可是我死活不肯,抱着猫不撒手。
我妈就急了,一把将猫夺过去。它只是微微挣扎了一下,轻轻叫了一声。
那位阿姨接过猫来,塞进一个黑色手提包里,然后拉上拉链,挂在自行车头上。
我喊道:猫会憋死的。
她没有理我,而是对我妈说:猫认路,不这样做呢它就会自己跑回来。
说完,她就飞身上了自行车,走了。
我望着那人背影远去,气得浑身发抖,但也不敢多说什么,因为我妈已经生气了。
就这样,过了几天,它果然跑了。准确地说,它失踪了。
这是那位阿姨后来告诉我妈的。她说,她自己找了很多地方,还是没找到。
我们来不及埋怨她,在我家到她家的路上寻找了很多天。没有任何线索,我知道,它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那位阿姨后来又说,这只猫在她家的仓库里,几天几夜不停地叫,不肯进食,总是啪啪啪撞门,后来趁仓库门打开就跑掉了。
她还说,这猫不是死了就是变成野猫,她不会甘心被别人捉了去养,它性子太烈了。
她说什么都没用了。我讨厌她。也怨恨我妈。
过了两年,那位阿姨抱了一只猫来我家。她说,这是她从小养大的,有两只,都已成年,送我们一只,算是补偿。
我们拒绝了。要知道,失去就是失去,遗憾已经造成,是不能够补偿的。没有那么简单。
在她眼里,或许那只是一个借与还的事情。如同一把剪刀,一个晾衣架。
而对我而言,那不是。那是一个活物,一个有灵性通感情的生命。它能带给我的,和我们之间的一切,都是不能够交换的。绝对不能。
许多年过去了,我如今已经长大,但总是想起那只猫,和那段感情。我也曾想过再养一只类似的生命,重新培养一段新的感情。但是一想起终将失去的痛楚,我还是没有勇气面对。
就这样,生活还在继续。
斯猫已逝,就像斯人,纵然同在人间,却已天各一方。只留下往昔的欢乐与忧伤随烟散尽,和光同尘。
停笔之余,我很怀念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