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海怪”悄无声息地浮上海面,接踵而至的便是一艘艘船只被撞击的噩耗。那只“海怪”是否如人们所述,是一只独角鲸,它为何接二连三浮现水面,它真的是存活至今远古生物吗?面对猜测,几位勇敢的探险家登上“林肯号”,准备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殊不知,一场悬疑故事即将上演。
如此令人人心惶惶的故事就出自于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笔下——《海底两万里》。它把读者带到最远的极地,最深的海沟,让他们欣赏最大的珍珠以及神秘的海底景色。向读者展示自然的力量,让他们在紧张刺激之余感到极大的精神和审美享受。博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因追击“海怪”时遭“林肯号”遇难,意外得知引人注目的海怪竟是一艘潜水艇“鹦鹉螺号”,他们被人带入艇内,认识了船长尼摩并一同周游海底。
十九世纪中期,西方的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相信读者们一定被“鹦鹉螺号”十足的科技感和豪华的布局而深深吸引吧。《海底两万里》的魅力之一,在于它描写了“科学”的神奇力量。“奇妙无比”的“鹦鹉螺号”就是时代科技知识的缩影,它涉及化学、物理、气象、电力、动力学等等。尼摩船长在艇里藏书一万两千册,客厅则是名副其实的博物馆,收集了“所有自然和艺术的珍品”。小说中,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贝、珊瑚、海底植物、海洋生态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再加上阿龙纳斯的追求真理,仆人康塞尔的忠心耿耿,捕鲸手尼德·兰的性格直率,船长尼摩的神秘莫测,,又为整篇小说增添不少色彩。
埃泽尔曾给凡尔纳作品作序说:“其实,他的目的在于概括现代科学积累的有关地理、地质、物理、天文的全部知识,以它特有的迷人方式,重新讲述世界历史。”,所以描写势必成为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例如康塞尔从舷窗观看到神奇的海底、悲惨的海难,更多的是描写完毕后再解释,例如涉及到珊瑚、海绵纲、珍珠和海藻的段落。康塞尔又是不厌其烦,把他见到的所有生物进行分类,让读者实实在在去感受到科学的美妙。与其说这是一篇富有悬念小说,不如说它是一篇科普文章,一篇小说里的科普文章。
最终,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回到了陆地,而尼莫船长却再也不见。但那艘“鹦鹉螺号”潜水艇载着一批又一批读者,潜往海洋的深处,继续领略自然奥秘,解开神秘的海底世界。故事已结尾,科学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