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有个光棍,六十岁了,算是名副其实的“老光棍”了。
01 “光棍”是怎样炼成的
“光棍”也不是一天炼成的。
他家庭不错,长得不赖,为何找不到媳妇呢!全因一个字:细。
这个“细”,在我们那边方言里是“吝啬”的意思。
据说当初也有姑娘看上过他,托了媒婆过来委婉转达一下意思,他家里一听说也挺满意人家的。按常理接下来他们应该留媒婆吃顿饭,然后买两包点心,让媒婆正式上门去提亲去。可是没有,他们家很傲娇,觉得是你先看上我的,这顿饭就该你请,顺便把两包点心也省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后来,眼看着儿子有打光棍的趋势了,爹妈开始急了。每天吃完饭装作拾牛粪的样子挨个村子四处闲逛,可是眼睛不瞅那地上的牛粪,只瞅那漂亮大姑娘,看到哪家有合适的,就赶紧托亲戚朋友去给说。不敢找职业媒婆,舍不得那一包烟钱。
也有人家同意的时候,可是逛完一次街后都立马告吹,一问才知道,这家伙带姑娘逛街,大热天的连根冰棍儿都舍不得买。
还有一次数九寒天,冰凌凌挂老长了,北风嗖嗖地刮着,两个人在空旷的街上逛好久了,姑娘冻得不行,说:“咱俩喝口热汤暖和暖和吧?”这要求高吗?不高!他倒好,把手袖到老棉袄里,看一眼灰蒙蒙的天,吸溜一下快要结冰的清水鼻涕,慢悠悠地说:“喝啥汤啊,多走两步就暖和了。”人家姑娘扭头就走了,说亲这件事到此也就结束了。
宝贝儿子没有媳妇,爹妈不敢死得太早,可是撑到最后一刻,也没等到新媳妇进家门,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没了爸妈,也没个媳妇,光棍的艰苦岁月开始了。又加上他天生小气碎嘴懒,处处惹人嫌,这日子过得无异与苦水里泡黄连。
02煎饼筐里的老鼠屎
三十年前还都是草屋,架上梁,糊上泥就能住人了。
我们这里煎饼是主食,而摊煎饼是女人份内的活。家里没个女人,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他姐姐身上。
他姐姐每半个月给他送一回煎饼,每次送来就放到一个大筐里,再把筐用麻绳吊到房梁上,离地两米高,生怕被老鼠偷吃了。
没办法,那时候老鼠特别多,防不胜防,听说有人正睡着觉耳朵就被老鼠咬了一口去,当然,此事纯属道听途说,不知真假。
两米的距离高出了他的视线范围,恰好伸出手就能摸到煎饼。
他每天就这样过着,做好饭,炒好菜,站起来,伸出手,从筐里摸个煎饼出来,包上菜,有滋有味地吃着。
半个月过去了,他姐姐又送煎饼来。进门就看见弟弟正抱着块煎饼吃得香呢,心里非常欣慰。
慢慢把筐放下来,几只大老鼠顺着麻绳仓忙逃窜,姐姐心里立刻有了不祥的预感。等到筐落到桌子上,一眼就看见筐里黑压压一层老鼠屎,还有一窝红通通的老鼠崽。
再看一眼门口蹲着的吃得白白胖胖的弟弟,姐姐的眼泪就下来了。
03 锅在哪?
农村人以前都是地锅,垒两个灶台,一口锅烧水做饭,一口锅炒菜。那锅要比现在燃气灶上用的锅大多了,每次用完,舀一瓢水进去,大刷子把四周都刷干净,再把水刷出来。
可是老光棍懒啊,他图省事,每次刷锅就只刷锅底那一点。反正一个人,饭一碗就够菜一碟就好,能用到的也就锅底那一块地方。
有一次他盖房子找人帮忙,中午得管饭,他专门请了本家一个人帮他炒菜做饭。这人捏着鼻子进了厨房,半分钟不到就跑了出来,拉着他进去,打开锅盖问道:“你跟我说说,锅在哪?”
众人也都围过去,一看也都傻了眼。只见两口锅就跟梯田似的,底面巴掌大点地方勉强能看到是锅,越往上污渍越厚实,层层叠叠油迹斑斑,最上面的足有十厘米厚。
看完众人可就乐了,大家齐动手,用铲子,镰刀等尖锐的器具,费了大半天的功夫才清理完毕,铲出来的油垢足足装了一大桶。
04最后一次艳遇
老光棍四十岁时,突然开窍了,竟然主动去追求一个寡妇。
大概是一个人的日子过怕了,光棍这次从来没有过的积极认真。
天天去人家报到,从来没空过手,要么买几块糖哄哄孩子,要么给人家买块丝巾。看到 有什么活不用吩咐就干了起来,比干自己家活都带劲。
妇道人家拉扯两个孩子不容易,看见他这么用心,心里也有意,眼看着事情就要水到渠成了,节骨眼上寡妇生病了。
这病来得凶猛,三四天水米未进,发烧烧得人都糊涂了,拉到县医院,医生摇摇头,让去市医院看看。那就赶紧去啊!不行,光棍心里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他颇有些积蓄,本来是留当养老钱的,后来遇到寡妇,就打算当老婆本。可是眼下这媳妇还没进门就要一命呜呼了,这钱花了岂不是白花?
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退缩了,觉得还是守好自己的钱袋最为重要,可别做那“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傻事。
帮他把寡妇送来的拖拉机手也是个大龄剩男,眼瞅着也有打光棍的趋向。见他如此,狠骂他一顿,自己又开着拖拉机把寡妇送到市里医院,忙前忙后的操持,花光了积蓄。
也是老天有眼,寡妇从阎王殿里捡回一条命,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能猜的到,自然是寡妇嫁的有情郎,光棍这边黯然殇。
能怪谁呢?就活该你单身到老,一切苦都是自找。
苦也罢,尴尬也罢,也是活到这把年纪了,老光棍每天一板一眼地过着,干活,吃饭,聊天,看上去也挺滋润的。
只是不知午夜梦回,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的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