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帝颛顼,在神话传说中的地位独特,不仅在于其”绝地天通“的非凡举动,以及”死而化鱼妇“的神奇事迹,颛顼的族属问题始终像是一层迷雾笼罩在古史传说中,仔细考察就会发现,颛顼竟然与当时三大集团华夏、东夷与南蛮均有极深的渊源,那么,他为何会这么秀?
一、颛顼为黄帝曾孙
实际上,在正史《国语·鲁语》上有记载,颛顼与黄帝同样享受祭祀,所以算是黄帝一脉。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而在《山海经·海内经》中,颛顼则是黄帝的三世孙,也即是曾孙,算得上是根正苗红的华夏族后裔了,而且是华夏族群继黄帝之后的又一杰出部落首领。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帝颛顼“
总体而言,这两则记载与《史记》所记载的五帝世系基本一致,也是比较主流的观点。
二、颛顼为东夷少帝
《左传》中这样记载说:“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有学者据此认为,这里的“颛臾”即是颛顼,为风姓。而风姓正是东夷族群的代表姓氏,因为我们都知道,东夷族崇拜凤鸟图腾,由此演化而来成为风姓,比如“伏羲”可能最早应该是“凤牺”,而这支风姓主要掌管太皞与济水的祭祀活动。
当然最直接的记载,还是出自于《山海经》之中,正是我们前文提到的经典片段:
“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那么,少昊之国在哪里呢?《左传》里面说过:“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就是说,鲁国初代的国君伯禽最初的封地就是在“少皞之虚”,所以,少昊之国应该在鲁国附近,那么作为”少昊孺帝“的颛顼,自然也应该是东夷族。
当然,另外一个是关于“甘渊”的记载,它在《山海经》中屡次出现,不仅在少昊之国有甘渊,在《山海经·大荒南经》中同样有: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羲和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甘渊,通俗来说就是太阳的澡盆子,这是远古先民对于“日出于海”的生动联想,也是东夷族群太阳崇拜的源头所在。所以据此两点,活动于少昊之墟、甘水之畔的颛顼,可能正属于东夷族群。
三、颛顼为苗人之祖
同样的,在《山海经·大荒北经》还有另一段记载,说颛顼后人驩头是苗蛮的祖先。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
这与《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说:“放驩兜于崇山”可以印证,也就是说,驩头就是驩兜,是颛顼的后人,因为被放逐于南方而成为了苗民的之祖。虽然,颛顼是苗蛮祖先,但是颛顼本人未必就属于苗蛮集团。
实际上,还有一段记载也与颛顼有关,说明其当时主要活动于西南地区。记载于《水经注·若水》中:"黄帝长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有学者考证,这里的若水就是雅砻江,如果若水和蜀山就在西南地区,那么颛顼的确与之有关系。
当然,把颛顼拉到西南地区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的,是因为蜀地之人把楚人的始祖”颛顼“拉到了他们地区,楚国熊姓,为祝融后裔,而祝融又是颛顼后裔,所以颛顼也算得上是楚国先祖。
四、少昊孺帝颛顼之谜
介绍了这么多观点之后,阳Sir还是认为颛顼应该属于华夏黄帝后裔,原因还是需要回到那段经典的记载上——“少昊孺帝颛顼”!
关于这个“孺”字的解释堪称问题的关键,也是区分其为华夏还是东夷的核心词。“孺”通常被翻译为“幼”,所谓“孺帝颛顼”也就成了“幼帝颛顼”,但是照此翻译有个问题,就是缺少了谓语动词,语法不通。所以,这里的“孺”字应做动词讲,可以翻译为“孺养、养育”之义。
少昊是东夷族的部落首领,而颛顼只是在幼年时期,曾经被少昊孺养长大过,那么问题就来了:身为黄帝的曾孙,华夏族的继承人,为何会在其年少之时,在其他族群中长大?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当时华夏与东夷皆在扩张之时,难免有摩擦乃至流血战争,而当时华夏部落可能弱于东夷氏族(参考黄帝与蚩尤实力对比),所以华夏部族便将未来的继承人——黄帝曾孙颛顼,作为质子送到东夷部族以示交好之意,而少昊也尽力抚养之。
颛顼十岁之时,于东夷部落学习如何处理部落大小事宜的本领,渐露峥嵘。在二十岁的时候,黄帝崩殂,他也终于回归华夏氏族,成为黄帝的继任者,都于帝丘。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述”静渊有谋,疏通知事“,因为他拥有在东夷部族的独特经历以及自身优越的身世,华夏部族发展得很快,其当时所管辖范围,也较之黄帝而言有所扩大:
“北至于幽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北至于幽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 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木砥属。”
按照实际地域来看,已经基本将华夏、东夷与苗蛮等三大部落范围囊括在内了,所以“弃其琴瑟”可能正是在说当战争发生之时,华夏与东夷部族之间的再一次决裂!
考古山海经系列持续更新,感兴趣小伙伴点个关注、不迷路。
文/李公子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