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杜甫被唐肃宗遣返回乡,表面是为了他好,但其实暗地里却是让他不要管其余的杂事,唉!此时的杜甫已被皇帝冷落,但杜甫还是在努力中,相信自己一定能辅佐朝廷,为了这个梦想,他站岗时,常常想,“不倾听金钥,因风想玉珂。”不久后,杜甫被罢官,此时他只能“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只能开启西南漂泊时期。“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归。”失意后的杜甫看到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自己,最好扩展想象:人间啊,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他只好跟云天共远,和月共孤。咦?这跟李白的诗有点像。本来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写得都是人间苦难的杜甫,而在这个时候,竟然也有了这种飘逸的想象。虽然此时的杜甫,病已很严重了,但他为什么却说自己“落日心有壮,秋风病欲疏。”为什么觉得他病反而越来越少了呢?虽然老了,虽然病了,但他就没用了,就得等死了!?不,梦想还没有完成,杜甫是不会死心的。即使老了,不能再长途跋涉了,但他还有经验,他可以传给后代,他可以继续辅佐皇帝,人虽老了,但心里的意志、梦想却还未老。
他曾经有过梦想,也坚信将来会一览众山小;他曾经失去过依靠和梦想,现在竟然落魄成“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唉!杜甫啊,杜甫,难上加难啊!明明知道自己离梦想有十万八千里,但他相信还会有机会的,虽然现在的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有着雄心壮志的骏马了,但这一匹老马,还是坚信奇迹一定会发生,并希望“谁家且养愿终惠,更是明年春草长。”
讲到这儿,我想起了李白。李白失意后,写出的一首千古绝唱的诗,名叫《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我们都知道,李白常常跟月为伴,而且作的诗都很有想象力。此时的李白,也很难过,那他是怎么解忧的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然,被称为诗仙的李白,还有一个称号,那就是“酒仙”。喝酒是我们李白的嗜好,不管啥时候都少不了喝酒,何况是失意。孤独,难过的李白,又开始了想象:邀请月亮和自己的影子来跟他一起喝酒。“我歌月徘徊,我舞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已醉如烂泥,喜里有忧,忧里有喜,和月亮影子共同行乐的场景。“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此时的李白,把月亮看做了朋友,想和月亮结交同游,一起相约到河边聚会。李白的想象啊,真令人震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的李白坚信:既然向天造就了他的才能,那么必定是有用处的。
即使被罢官,李白还是很乐观。因为当时的他对朝廷的腐败,视为不满,简直就是黑暗社会。而李白,更愿意追求自由,走向光明,不愿意被黑暗社会束缚。
杜甫和李白的感慨,截然不同:一个是永远想为朝廷鞠躬尽力,即使失败了,但仍不忘初心;另一个是虽也想有好的仕途,但他并不愿意被人束缚,他宁愿渴望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