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谈及四大美人。说到西施的沉鱼之貌,朋友还开玩笑地说:沉鱼是不是因为西施脚臭,把鱼都给熏死了?我白了她一眼:你家鱼死了会沉下去么?都是漂起来的好么?沉鱼是因为鱼儿看见西施貌美,一时间忘记游动慢慢就沉下去了。
西施本是一名浣纱女,却因貌美卷入家国仇恨之中。说不清是幸还是不幸。
她曾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爱恋,人们对她极尽溢美之词,直到现在,她的名字,她的事迹依然广为流传。连病态,都美得让人心疼。西子捧心被人广为传颂,争相褒奖,而东施效仿却被无情嘲笑。看脸的社会,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人性没有改变,人就不会改变。东坡先生更是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提及西施,都是对她的褒奖与怜惜。
她也应该被怜惜。
西施的结局史书并未有确切的记载,她的结局一直以来也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与猜测。有人说她与范蠡一见钟情,完成自己的间谍任务之后便与范蠡泛舟湖上,隐居山林,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了。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结局。但这只不过是文人墨客们美好的猜想。也有人说西施被越王勾践赐死,以免红颜祸水,步吴王夫差的后尘。还有人说西施自杀而亡。不论是何种结局。我们都不难看出。
西施不过是这乱世当中的一叶浮萍,她的命运,从来都不由她决定,她也决定不了。她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浣纱女,每天在河边浣纱,说不定还唱着歌。如果没有卷入这场争斗,或许她会平平安安地过完这一生,普普通通,百年之后,身归尘土,默默无名。然而,她注定不会平凡。
越国国破,越王勾践成为阶下囚,但他雄心不灭,卧薪尝胆,隐忍之心可见一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有多少人能够经受住这样的打击之后还能够做到如此呢?为了消磨吴王夫差的意志,打消夫差的顾虑,同时也“讨好一下”自己的敌人。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送礼!西施就是这个礼物。
这样的美人,试问谁又能够拒绝得了呢?古往今来,多的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主。俗话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吴王夫差得了西施,自然视若珍宝,芙蓉帐暖,不思朝政了。日子久了,国力自然会慢慢下降,最终走向灭亡。
这好像是所有末路君主的标准结局。
然而,一个女人,真的可以凭借一己之力瓦解一个国家?历史上好像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周幽王,史诗级舔狗,为博美人一笑置国家于事外。李隆基,为了得到美人连自己儿子都坑,更是从此君王不早朝。
可是这些是谁的错呢?是西施么?是杨贵妃么?是褒姒么?她们不过是尘世中的可怜人罢了,她们的生死,她们的命运,从来都不在自己的手中。她们像水面上的浮萍,命运之手将她们推向何方,她们便在哪里努力生长,直至死亡。
西施在历史上结局不明朗,由此引发了很多传说与猜测。这个可怜的女子,为了自己的国家去献身,可在吴国人眼中,她就是个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相必也招来不少的骂名。然而,在吴国灭亡的道路上,西施真正起到的作用又有多大呢?先说说西施可能起到的作用:1.迷惑吴王夫差,让他无心朝政。2.想办法套出情报,给越王勾践。这两种可能都是能够实现的。但起到的作用有多大呢?先说吴王夫差,他有谋略也善战,吴国逐步成为当时较为强盛的国家,这样的一个人,是否会把儿女情长作为生活的全部,沉迷美色无法自拔?显然不可能,如果是这样,吴国早就走向灭亡了。那么第二个可能性,西施是勾践送过来的,夫差完全信任西施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即便是完全信任,也不能把军机要情告诉一名女子。
西施不过是越王勾践用来“讨好”夫差的礼物。红颜祸水,不过是将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一名弱女子身上。
西施,不过是个红颜薄命的苦命女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