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年中的时候,我给自己参与过的社群,做了一些小结和反思。
回顾我自己加入的各种社群或训练营,从2013年2月加入张辉彭萦的“改变自己”会员开始,到2016年的7月,这3年的时间,我断断续续加入不少社群。这其中包括学习型的,比如秋叶老师的PPT训练营,习惯培养型的,新精英100天三件事打卡训练营,不跑就出局跑步小组。还有一些不知道如何划分类型的,比如罗辑思维,灵机每媒体训练营这些。当然在这期间,还有一些动心却未参与的社群,比如:思维导图训练营,朝夕日历早起训练营,自控力训练营等等。
这些社群中,加入时间最长的是3年,最短的有一个月的,有的收费,也有的免费。回顾这些社群经历,收获了什么吗,到底值不值?细想一下,收获还是有的,但是从没有系统梳理过,以至于真的说起收获了些什么的时候,好像又无从说起了。所以想写点什么,以给后续的事件提供一些建议。
加入每一个社群,都意味着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同时,每一段社群经历,都会让人有所收获,但收获大小各有不同,是怎样做,才能有更好的投入产出比呢。
思考-加入这个社群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参加每一个社群都是有成本的,哪怕没有金钱成本,也会有时间成本。在你投入这些成本前,有些问题是需要想清楚的。需要问自己,加入这个社群最主要的目的什么。
2013年2月,关注”改变自己"公众号一段时间后,我加入了“改变自己”会员,主要目的,是为了听张辉和彭萦每周的语音分享。在2013年2月第一次加入后,又在14年,15年,16年做了会员续费。总体算起来,差不多有3年多。这是我加入时间最久的社群。
在这期间,我加入会员们参与的改变会,培养习惯,做各种打卡。这里,应该是我“打卡之路”的起点了。2014年开始,改变自己大部分语音,我会边听边做笔记,每隔一段时间,在印象笔记中做笔记整理。时不时拿出来翻看,每次会有新的感悟。
之所以能愿意在“改变自己”社群中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是因为自己明确了加入社群想要的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从中得到积极的反馈。
观察其他人的表现,以积极行动者为目标。
想要在社群中获得好的成长,可以多观察他人,尤其是积极行动积极反馈的人,
在新精英成长训练营中,对每个小伙伴的要求是以固定格式进行每天三件事的打卡,实际是帮助大家进行每日的计划和反思。100天,有的人一天不落的坚持下来了,有的人进行到一般停滞了,有的人虽然断断续续,但是也在比大家晚些时日的时候打卡满了100天。我想说的是,在这个过程,我们能看到哪些坚持的人,也能看到哪些放弃的人,积极的打卡行为会给到我们提醒和激励,消息的不打卡的行为则会给我们提醒和反思。
有一位小伙伴,在训练营期间,坚持打卡,记录三件事,每日进行目标回顾和反思。最近看他的状态,文章写的越来越好,微信公众号中的多篇文章被推送到简书首页,并且最近已经开始做自己的成长训练营。
当你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一步一步扎实走路,走的越来越宽敞的时候,相信,你的内心也会有波动的。
每一个周期结束时做反思和小结:
就好像在学校读书时每学期要做学期总结,在工作中要做工作总结一样。加入这些社群,你学习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也是需要进行总结和反思的。那些数字,那些成果,会给你成就感和反馈。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好,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在加入改变会的头一年,张辉和彭萦的语音我间断的听过,没有做记录。时间久了,也不记得讲了什么,续费的时候好像也不知道自己上一期收获了什么。从2014年开始,每一期听张辉的语音基本每一期我都会边听用印象笔记做记录。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汇总整理。时不时翻出来看看,看着印象笔记中阅读与记录的笔记数量不断增加,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总结的时候也会发现,还有一些社群使自己花了钱却并没有收获到什么的。这个时候就要思考,是自己的参与度不够,还是随着了解的加深而意识到这个社群真的不是你所感兴趣的,所以,哪怕花了金钱,后期也不想再花时间。
另外,给自己设置反馈机制也是不错的方法。
社群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希望后期能够更好学习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