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1.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划分为 8 个发展阶段:小学之前的三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成年前的两个阶段,学龄期、青春期;成年后的三个阶段,成年早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2,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最大的贡献是,把个人成长史变成了“个人-社会”的关系史。
3.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不是要规定你的一生,而是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和外界的关系,更好地迎接挑战。
个人的发展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内部”的事儿,而是个体和外部世界一起,用几十年时间共同完成的建构。
从融入到抗拒,到回归,到给予,最后告别,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把个人成长史变成了“个人社会”的关系史。
上节课,我们从行为技能的学习,慢慢把目光拓展到了周遭的环境。这也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特别重要的一步。你可能还记得,我在这门课一开头讲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之争的时候,就提到它们有一个分歧,就是要不要把环境纳入到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这在心理学研究里始终是一个关键的争议。
前面我们讲到发展心理学,无论是讲阶段性的跃迁,还是行为技能的学习,都停留在个体层面:你的“内心”发展到什么阶段?看待世界的图式是什么,拥有哪些行为模式?等等。
可是到了 20 世纪后半段,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把目光投向外界,也就是所谓的“社会环境”。他们提供了另一种理解:发展不局限于个体内部,而体现在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一切心理成长,都是由“我”与“社会”的关系推动的。这叫作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这个理论的提出者是我们的老熟人,埃里克·埃里克森,也就是提出“自我认同”概念的那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生命周期划分成八个阶段,他在遗著《生命周期完成式》里提到了第九阶段,但这里先不展开,这节课,我们先学习他经典的八阶段划分。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这八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呢?讲起来有点长,我先走马观花地带你看一遍:
最开始的三个阶段都是一个人小时候,上小学之前。你发现没有,无论是精神分析理论还是认知图式,都很关注婴幼儿时期对人成年之后的影响。
埃里克森的理论也有这个特点,但他切入的视角不太一样。他关心的是,孩子跟外界的关系会遇到哪些危机,需要发展什么能力来解决?
比如刚出生的小婴儿,他们遇到的危机就是: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躺在床上嗷嗷哭,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人来照顾他。这个阶段,他们能发展的能力就是信任:我必须相信这个世界是安全的,我饿了就会有人喂饱我。后边的课程会讲到,这叫依恋。
等到孩子大了一点,他不再满足于这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了,他想要开始探索世界,那么就需要发展自主意识,学习爬行、走路、到处玩儿,什么东西都看一看、尝一尝。这是第二个阶段的主题。
再大一点,孩子的本事越来越大,就要接受某种规训了。他会做错事,比如他会把玩具弄坏,有时候还会闯祸。这时候的挑战就是愧疚感。他会想,要怎么更好地控制我的欲望和力量,合理、适度地满足我的需求?这时候,他就开始受到精神分析所谓的“超我”的约束了。
你发现了吗?埃里克森的视角虽然也有浓厚的精神分析气息,但他的关注点已经脱离了弗洛伊德的“性、攻击”这些原始驱力,而变成了一个人和外部世界怎么相处。
等到孩子上小学之后、成年之前,又会经历两个发展阶段。
我先插一句题外话,所有发展理论,甭管是埃里克森也好,前面讲过的皮亚杰也好,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也好,上小学始终是最重要的分水岭。为什么呢?因为从上小学开始,孩子的世界一下就被拓宽了,他被放置在一个有很多同龄人,同时有一个社会评判标准的环境里。
学校就像一个成人社会的缩影,孩子在寻找自己位置的同时,就会面对一个危机:自卑感。“我跟别人相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别人行,我不行?”孩子们会通过努力学习,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小学之后的发展阶段你就很熟悉了,就是前面讲过的青春期。这里要补充的是,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认同”,或者叫“自我同一性”,就是青春期的任务。自我认同是在回应什么挑战呢?就是我们年轻时最大的困惑:“我是谁?”在那个时候,我们开始思考,如果我不想扮演千篇一律的好孩子角色,不想活在别人给我定义的角色里,那么“我”应该活成什么样?世界上属于“我”的位置在哪里呢?
等到青春期结束,成年之后,一个人还要经历另外三个阶段。当我们找到了职业和角色定位,确定了自我认同,要面对的挑战就变成了孤独感,我们知道了我是谁。现在我们希望跟不同的人产生更深刻的联结,无论是朋友、知己还是伴侣。在这个阶段,要发展的能力就是跟不同的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我们要去学会接纳跟自己不一样的个体,处理亲密与独立的平衡。
好,等到亲密关系的问题解决了,后面还有新的问题吗?没有了。埃里克森认为,新的问题就是“暂时没问题”。这时候,我们会觉得陷入了停滞的虚无感。虽然没什么问题,但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回应这个挑战的办法,叫作“生产”。我们主动去创造一些东西获取意义,有时候甚至要主动“折腾”自己。最常见的就是养个孩子,意义感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人生一下进入了快车道。而那些不生孩子的人,或者等到孩子成年离开家之后,迟早还要面对虚无感,这时候,无论是投身事业,还是发展兴趣,哪怕写写东西、画个画、做点志愿工作,总要给自己找点事儿,让自己感到“人生值得”。
到了第八个阶段,就是进入老年之后,随着体能的逐渐衰退,新的危机又出现了,就是“绝望感”。老人会感觉到自己正在被社会遗忘,一点点退出历史舞台。这个阶段的挑战叫作自我统合:梳理自己的一生,我有没有活出想要的样子?我还有什么未竟的心愿想要满足?
好,我快速总结一遍,这八个阶段分别是:小学之前的三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成年之前的两个阶段,学龄期、青春期:以及成年后的三个阶段,成年早期、成年期和老年期。我把不同阶段的挑战与任务列了一个表,放在文稿区供你参考。
人生周期与社会
你是不是觉得这八个阶段的名字很长、很难记?记不住也没关系。其实我更希望的是,你掌握这个理论的核心,也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变化。从这个视角来看,你会对这八个阶段有新的理解。
你看,青春期之前的四个阶段,我们都是在“融入社会”。
从婴儿对世界的信任、幼儿对世界的探索,到学龄儿童和同龄人的竞争,都是在不同的年龄段,以恰当的方式回应社会对自己的要求。但这种回应是单方面的,我们需要通过被动地调整自己来进入这个社会。在这段时期,“我是谁”不重要。无论我是谁,融入世界的要求都差不多。
到了青春期,这种关系变成了“抗拒社会”。通过对世界的拒绝,我们才能跟世界产生双向的关系。反抗外界的规训,是为了寻找我们自己,建立主体意义上的“我”。在这个阶段,人是最孤独和最烦恼的,某种意义上,跟这个世界的距离也最远。但是如果不通过这个阶段建立自我认同,后面也就不会跟世界更丰富的联系。
而等到成年后,我们重新回归社会,它不同于小时候的融入社会:“我做一个好孩子,听话,别人就喜欢我”。成年后的回归,是以一个鲜活的“个体”的身份,在孤独中被另一个独特的人看到,被允许,最终建立联结。
慢慢地,当一个人完全成年,他与社会的关系就变成了“给予社会”。我们不需要再试探自己跟外部世界的关系了,而是笃定地在自己的位置上生产、创造、为社会做贡献。这些
贡献获得了多少回报,是否被认同,已经没那么重要了。这就是古话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阶段的人拥有非常强大的内心,他们向外界施予爱,却不会因为外界的反馈轻易动摇。
最后到了老年,尘埃落定,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做好了“告别社会”的准备。
你看,从融入到抗拒,到回归,到给予,最后告别,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把个人成长史变成了“个人社会”的关系史。
你会看到,个人的发展根本就不是一个人“内部”的事儿,而是个体和外部世界一起,用几十年时间共同完成的建构。
这是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最大的贡献。
这个理论怎么用
你可能会想:难道每个人都要像埃里克森说的那样过一生吗?我可不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当然可以。别忘了,既然心理的发展跟社会有关,社会结构不同,个人的发展路径也会不一样。这是我最后要讲的一点,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不是要规定你的一生,而是要结合社会背景的变化有弹性地理解。
比如在埃里克森看来,寻找自我认同这个任务在青春期就完成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年代,一个人 18 岁成年就开始工作了,而且会一直干到退休。所以他年纪轻轻,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自我认同,就在职业身份当中找到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很多人到了二十多岁才正式进入工作岗位,随时还有可能跳槽或转行。很多人工作到三十多甚至四十多岁,都不一定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这有问题吗?我在前边的课程讲过,这在我们的年代是越来越常见的现象。显然,你就不能再拿青春期的结束,作为建立自我认同的时间节点。
所以,你在学习埃里克森描述的八阶段时,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教条,去想:“我现在在哪个阶段,有没有完成他说的那个任务?”或者说“我还没有发展亲密关系的愿望,这是不是我有问题?”
埃里克森并不是立了一个“法”,所有人都必须按他的理论描述,在特定的年龄工作、结婚、生孩子,到哪个阶段就做哪个阶段的事儿。这种理解方式是削足适履。我建议你这样想:我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在此基础上,这个理论能不能为我提供帮助?
在我看来,这个理论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们意识到“我”和外界的关系。从迎合外界的规则,到发展自我,再到找到一个舒适的与外界相处的位置。一路走来,我们遇到的挑战越来越高级,但那也是我们成长的动力。
好,做个总结。这节课我们讲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发展阶段,这种划分是以人和社会的关系作为依据的。我们一路应对社会挑战的努力,构成了成长的主旋律。
请你思考一下:如果按照这个八阶段划分,你处在哪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关于你和社会的关系,你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欢迎你的分享。
埃里克森把个人的一生分成八阶段,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可以分成不同的阶段,那么一共家庭是否也可以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