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之都“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上世纪40年代好莱坞著名电影,这部电影成了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这部电影也使“卡萨布兰卡”成了一座闻名遐迩的城市。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是摩洛哥最大的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它集中了全国80%的现代化工业,它也是世界最大的磷酸盐输出港。
“卡萨布兰卡”有着悠久的历史。12世纪,柏柏尔人在这建立了一座城市,命名为安法,意思是“高地”。中世纪时,伊斯兰教传入当地,卡萨布兰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5世纪中叶,葡萄牙殖民者占领这里,并将城市摧毁。1770年,摩洛哥王国决定在安法城旧址兴建一座新城,新城叫“达尔贝达”,意思是“白色的房子”。
18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取得了达尔贝达的贸易特权,把城市改名为“卡萨布兰卡”,西班牙语意思是“白色的房子”。1907年,法国殖民者占领了“卡萨布兰卡”,并在这建设了港口。“卡萨布兰卡”从此成为摩洛哥的主要贸易口岸,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将该市名称恢复叫达尔贝达。
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会议结束后,罗斯福在2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反法西斯同盟国将把对德、意、日的战争进行到这三国“无条件投降”为止。这次会议使得“卡萨布兰卡”更有名气,成为世界名城之一。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卡萨布兰卡的名胜。哈桑二世清真寺建于卡萨布兰卡大西洋海岸,它的三分之一的面积建在海上。这座宏伟的清真寺,是前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发起并捐资筹建的,也因此而得名。
哈桑二世清真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宽100米,长200米,高60米,耗资近6亿美元。它的礼拜殿及广场可容纳10万人做礼拜。寺内宣礼塔高达210米,是世界最高的宣礼塔。男女沐浴室可容纳1400人沐浴。目前,它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清真寺内还有伊斯兰教经学院、图书馆、讲演厅、会议厅等功能厅。
进入清真寺参观,有严格的入场要求,一队队参观者在导游带领下,井然有序地参观和拍照。清真寺内的雕栏画栋,美轮美奂,精致奢华,雄伟壮观。清真寺最高的塔尖,装有激光设备,每当夜晚有一道3.5公里长的激光光束指向圣城麦加的方向。一个“豪”字,就是对哈桑二世清真寺的最好赞颂。
“卡萨布兰卡”因为一部电影,成了我心目中的浪漫之都,八十多年过去了,影片中那首《As Time Goes By》依旧让人感动。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部描写发生在“卡萨布兰卡”的故事的影片,不曾在卡萨拍摄,影片是在好莱坞的摄影棚里完成的。
朋友曾建议:去摩洛哥,别去看卡萨布兰卡,属于卡萨布兰卡最美的浪漫,在电影里和大脑中。不过,我无法放下“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的诱惑,我无法放弃对这个浪漫之都的向往。
夜幕降临,坐在典雅的咖啡馆里,在柔和的烛光中,听着悠扬的钢琴曲,脑海中回放着电影中一幕幕动人的故事……
卡萨布兰卡,它的美好,它的浪漫依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