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乃至中外,喜爱苏东坡的,不在少数。写下各种文章表白苏东坡的,也不在少数。但我却送没有主动表达过对苏东坡的喜爱,因为我的喜爱中,夹杂着心虚。
我和苏东坡的相识,要从小学的一篇作文说起。
大概每个学生,从小就被要求着写这样那样的作文。且不说好坏,这样的要求对上小学的我来说的确是一种折磨。肚子里吐不出半点墨水,也没有符合老师审美的真情实感。但作文毕竟是要收交的,不得不写。怎么办?只好在网上剽窃他人劳动成果了呗!
就这样,我从搜刮来的一篇作文里认识了苏东坡。在誊抄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对苏东坡的喜爱,也被作者对东坡词的“连环”引用深深震撼。这显然是远远超出我那个年龄应有的作文水平的一篇文章。
上交了作文后,我花了点时间大致背会了那篇作文,又去网上简单地了解了苏轼。是真的爱上了他,还是为了防止老师问起来时露馅?我说不清。
作文应付过去了,但故事还没完。从那以后,那篇作文中的很多内容,都被我用到了其他作文里。我记得我写了好多次“我最喜欢的诗人是苏子瞻”,也把我背的为数不多的东坡词句拽了一拽。
这像是一种洗脑,好像连我自己都相信了我是喜欢苏东坡的。于是后来,我每次提起苏东坡,便会有心虚的感觉。因为我总会想起那篇作文,我羞于去细究,我对东坡的喜爱是真心的,还是抄来并占为己有的?
可以说,我是先“喜欢”苏东坡,再认识苏东坡的。就像一对夫妻是先结婚,再恋爱的。
在我观看纪录片《苏东坡》时,我会感觉我是在弥补对学士虚假的喜爱。当高中语文老师说我的性格像苏轼时,我甚至都没有勇气说:苏轼的确是我非常喜爱的词人。
今天又读到了别人咏叹东坡的文章,又找来了东坡的词品读,又生发了那心虚感。写下这些字时,背上还微微冒汗。
或许在我心里确实有对苏东坡的喜爱之情,但加上个心虚后缀,或许才更准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