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月的黄昏,今年第一次在野外,没有清真寺,见不到宣礼塔,耳畔更没有头顶白帽的顽童拿着塑料袋吵吵闹闹走向清真寺的喧嚣声,没有缕缕青烟迎接晚霞。
有个画面这两天一直浮现在脑海:
村里的机械忙做声没小孩的玩闹声替代,村里的清真寺,大门早已打开,好似好客的慨夫拥抱归客,大殿的台阶上,村里的老人坐成一排,安详,慈祥,笑容满面,三两三两的聊着,小孙子大概是害怕到时拿不到枣,早已坐在爷爷旁边,看着伙伴们玩耍安不住心,但又怕错过分枣的时刻。
再往旁边是中年人,青年人,依次排开,颇有声望的钻进阿訇的房子里了。因身份不同,话题也各不相同。聊聊今年的收成,近村的新闻,颇有见识的,聊聊国家大事,聊聊近期的热点话题,知字不识的大叔也沉浸那些热点话题。是不是有知识的青年插两嘴,扶正父辈的有些错误的认识。
有时也会聊起村里的年轻人,纯正的撒拉语,豪放的大嗓门,估计唯那片土地适合,,,
寺门口几个四五岁的小孩童,不停的给来做礼拜的人道色兰。有时也能收到长辈的小礼物。还有几个大一点的,站成两排,托着一盘盘红枣,糖,果子,西瓜,小块饼,好似迎宾的仪彰队,的确他们迎接的是安拉的客人。不厌其烦的重复着。
远处,一个满脸白胡的老爷爷,一手领着一个小孙子,老小俩不知在说着什么,后面跟着一个壮年,可能害怕早已超了老人显得不敬,有耐心的跟在后面。
水塘里几个少年忙着洗小净,约莫刚打球回来,额上的汗珠还没干。怕是赶不上急急忙忙的在洗,熟悉不过的对话“给个唐瓶”“毛巾借一下”“谁有纸”“去买东西,帮我买包方便面”……
角落里,几个小朋友估计快坚持不住了,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很多零食,相互炫耀,等着开斋。兴致不错时,偶尔吟起假期学的那些赞词。偶尔有几个穿着白袍的年轻人走过,有几个带着缠巾的中年人跑着赶来,边走边对门口的孩童们说“谁有枣,给几个!”
时光飞速,而今我已走出那些行列,漂泊他乡的不止我一个。
有句撒拉尔谚语 “Hare kish aghelnighe berketdir”(老人是村庄的吉庆)
吉庆满满的村庄,一直以为斋月的气氛中东最弄,在中国新疆最弄,但细细一想,故乡也不错。这种氛围的确体验斋戒的意义:身行自律与兄弟情谊。 很可贵,但愿这种吉庆不会溜走。而热土的人们也能信仰更坚定!祈主赐悯我们!阿敏
【沉在乡土的吉庆,使故乡更显安宁。游子浪迹天涯,终归故里。今世如是,后世也便如是。
总要回家,要么归途如虹,要么落荒而归。】
试着记录一些感动与恩典,难道至仁主曾没说吗?
“对于真主所赐你们的恩惠,你们当宣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