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周先生!
你好!
这两天一直在看《浮生六记》,感触良多。
刚刚看到沈三白的儿子逢森亡故了,年仅十八岁。
不觉得心中绞痛,想大哭一场以泄心中悲痛。
没来由的,我也不知道自己难过什么,要哭什么。
看着别人的一生,我竟看到了自己。
沈复和自己的妻子一生颠沛流离,到了三十五岁以后连温饱都不能顾了,经常在亲戚和友人家里借住才能勉强度日。
我知道,我们肯定不会过到温饱都不能够的地步,可是如果没有现在社会的福利和信用卡的助益,那我们现在的日子怕也不好过的。
但我也明白,当今社会的年轻人过的都是类似于我们的日子,或许有很多人过得还不如我们滋润,这不是开玩笑,在我们今年买房时的一些情况,就可见一斑。
我刚才忽然又想到,沈复他们之所以过得颠沛流离,最主要的原因是时代的因素,大环境无法改变,他们的时代,工作机会太少,所以日子才会越过越紧迫。
但我们不会,我们的日子只会越过越滋润,你说呢?
刚才我的难过,我想了,大概有几种可能,一是因为我看到沈复夫妇的伉俪情深却不能白头,感慨天下有情人终是薄命。
二是怕我们的生活也像他们潦倒。
三是一个母亲的本能,孩子那么小就夭折了。
不免落泪伤感。
但刚才我自己想过后,分析了情感,也就不那么伤感,现在情绪稍稍平复,也是,这世间哪有那么多颠沛流离,心之所向必然好之更好。
当今社会,只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滋润。
我们努力不懈,迎接美好明天吧!
你儿子的母亲
杨意昕[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