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可能偏心,你是真的偏心!
二胎时代的到来,再次让“父母偏心”这个问题拉回人们的视线,尤其是二孩家庭。
“你是姐姐(哥哥),你得让着妹妹(弟弟)”,多少人说过类似的话或者被类似的话“教育”过。
电影《唐山大地震》有一个电影情节,家里有两个番茄,妈妈把一个给了弟弟,另一个留着晚上给弟弟,姐姐向妈妈表达不满,妈妈却说:明天给你买。
原生态家庭有多少是因为父母的偏爱导致孩子一生都难以走出父母偏爱带来的梦魇!
都是亲生的,父母因何厚此薄彼呢?
1、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父母会觉得女孩是给别人养的,男孩才是自己家传宗接代的根本。
2、偏爱优秀基因携带者
父母往往偏爱那些优秀基因携带者,这些基因表现为健康、聪明或者美貌等。这种宠爱,可能是源自一种原始的动物本能。心理学上还有一个“逐美”的概念,就是每个人都喜欢追求美好的事情,追求完美的倾向。这个概念也适应于家庭中,那些长相俊美、有出息、让父母骄傲的孩子总是会得到偏爱,而其他的孩子得到父母关注和关爱则会少很多。
3、父母会偏爱弱小,温顺,乖巧的孩子
这里“弱小”有时是“你妈觉得”你“弱小”。
老二的出生因为有老大的存在,所以危机意识更强,也就更会讨父母欢心。老二从小就显得比老大更有眼力,会见色行事,甚至会在父母想对老大发脾气的时候,及时出帮哥哥或姐姐说情,如果再加上老大到了叛逆期,更容易让老二得宠。
4、偏爱与自己相似的孩子,排斥跟自己讨厌的人想像的孩子。一位阿姨毫不掩饰自己的偏心,并且还告诉了身边的人,她偏心的缘故是因为大女儿长相和脾气很像自己婆家人,而她与婆家关系早已恶化,每当她看到大女儿,就会有很多不愉快的联想,大女儿因此收到牵连而失宠。
5、对于父亲而言,他们可能更偏爱长得像自己的孩子。
美国学者Lieberman、Tooby 和 Cosmides研究提出,人类辨认亲缘关系主要依赖三种线索:(1)共同居住的时间;(2) 母系产前围产期关系; (3)基因相关性线索。通常来讲,前两种线索是辨认直系亲缘关系的主要依据, 因此也被称为“亲缘指数模型 (KIi)”。而第三种线索主要体现为基因的“显型”特征, 个体通过对显型特征的配度对亲缘关系做出判断。
大家可以“对号入座”,意识到问题就意味着问题已解决了大半。了解“偏爱”是为了消除“偏爱”,实现公平!也只有深挖出偏爱背后的人性并直面它,我们才有可能消除偏见,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以上五点中似乎只有对真正弱小的偏爱值得同情,但也是有问题的:从弱小孩子的角度来看,过度的关注会让他缺失了长大的机会,“你是大山,他只能做小草”(李玫瑾),从相对强大的孩子来讲,家长完全可以吸纳他来作为你们的帮手,让呵护帮助弟弟或妹妹成长为他的责任,大家患难与共,而不是把他排除在外,忽视他。
请我们爱每一个孩子,不论男女,不论优秀与否,是否符合你的期待,不迁连而讨厌孩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定时跟孩子沟通,询问孩子的感受并反省自己的行为,不要找借口,因为只要你想找借口永远有,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觉悟,及时纠正我们的偏爱,或许事情会跟我们的初衷——给孩子生个伴儿背道而驰,有可能我们给孩子制造了一个“夺取了父母爱”的仇人!
二胎时代,让偏爱见鬼去吧!
注:百度《父母为什么会偏爱?》壹读
参考文献:《手足效应》杰弗里·克鲁格、 《社会心理学》。